(詩論)
1
詩是心靈的呼聲:
心深深感受到,而在力思語言來表達的——你在成功;
沉浮於華麗的詞藻間,心洞則是無底的空虛——終會歸於失敗。
2
詩、畫、音樂是統一在美之空間的三項平行麵:隻在想象中的無限遠處交合。力求在詩中隱現出畫麵,幻聽到旋律,愈逼真愈強烈愈好;詩人以其功力,使美之形象脫紙而出,再在失重狀態下滲入其它平麵之內。
3
詩人,不要試圖將你的珠寶珍藏一件件地數給你的讀者看——太多的玄耀會使它們失色。你是一個帶領者,要忍心讓你的讀者剛踏入即失途在一個詩的繽紛迷宮中——任憑他們呼救而不伸於注釋的援手。
4
韻是詩步的敲擊聲,
當詩文的跑道中止時,詩便架著想象力的翅膀淩空騰飛了。
5
讓詩形強烈——如男性壘壘塊塊的肌臂;
讓詩意柔美——如女性婉曲,軟滑的胴體。
6
詩的哲意應表現在明顯地不願被冷靜的哲理所馴服的,如同火山漿岩般熾烈的詩情的沸動中。
7
當詩的衝動占有著詩人的時候,他會變得富於瘋狂的智慧——隨手可得的最原始、最簡陋的詞眼甚至標點的工具都能被最有效地加以利用而成功地斧鑿出一條通往詩國的道路來。
8
詩人將他的歡樂、痛苦、情愛與仇恨都融進了語言的液體中而成了詩。當詩被閱讀時,液體蒸餾了,它們留在鍋底——變為了更加純淨的感情的結晶體。
9
要消滅詩人嗎?勒死他,吊死他,還是釘死他?——即使在權利壓路機輾碎他骨架的刹那,他仍會昂首呼出他最後的一吼——那仍然屬於詩的,會在這世上彌留至永恒的一吼!
10
在這個充滿銅鐵腥與肉臭的世界中,詩人,讓你的思路猶如一線清醒的花香沁入人們的心胸!
11
詩之靈感產生於把彌散著的感情細節凝聚的尖端上;恰如一場放大鏡集束漫射的陽光引燃火柴頭的遊戲:詩人用其無數倍誇大的眼光去透視世界,然後反射到他的心坎上,這是一段艱辛的曆程,終結於一個爆發的滿足中。
12
在霧也似的人生中,你有曾觸及到那雙炯炯的眼神嗎?它們是屬於詩人的——真正的詩人的。
13
隻有高尚的人格才能理解詩,庸俗、虛偽的人格不認識詩——詩也不認識他們!
14
根本在於埋藏在讀者心底的生活經驗的核能量……
詩人的職責隻是精確地發射高速詩句的中子彈粒,隻要命中其中任何一顆原子核,引起連鎖行為,瞬間觸發一場巨大的熱核反應。
15
成熟的詩果甘純而豐美;
早摘的詩果酸澀而生硬;
詩人,讓詩果長在你的心樹上,用你的心血滋養它,再滋養它——直到它熟透、沉甸到自然墜地。
16
可怕的是人的思維在電腦化,筋骨在機械化,軀體在石屎化……
今日的藝術家們須用他們作品神奇的魔力使它們重新血化,肉化,人格化。
17
詩的靈魂依附於一切藝術形式的肉體上,籍以表現其魅力。當一具肉體衰老死亡時,詩之靈性——即使暫無依附物而漂浮在空間——仍是永存的。
18
當詩人諧調的心弦緊繃時,一旦“美”的柔韌弓子撫摸過,詩的樂律就會瞬刻被奏鳴出來了。
19
要敢於正視現實生活場麵中的一切細節:美的、淫的、豐的、荒的、健康的、病態的、高尚的、卑劣的、奮發的、墮落的……
用詩的眼光去審閱它們,以詩的語言給它們以最後的詩的判決書。
20
詩是什麼?——
在暮色蒼茫的大地上,獨個的默坐著、思索著;讓心靈被打擊著,但又不屈著,直到夜之幽暗將你全部吞沒……
你便會理解到詩是什麼了。
21
詩的裸體隻需要一件貼切剪裁的語言的外套,它並不稀罕是綾羅綢緞,還是青布粗麻的。
22
每一次情欲的萌動,每一場衝動的滿足,隻是一團美與愛的思想經狂烈發酵後留下的腐臭卻又鮮醇的製成品。
23
庸俗是詩的不毛之域;
臭惡的陰溝水反能肥沃詩園的土地。
24
成功詩作的形象美應如心野透視中的畫,愈遠愈真實。
25
句子的發展是因為字眼的不敷運用,字眼的產生是由於單字的不夠表達。
詩畫的塊麵結構由短句,字眼與標點所代表的色斑組成,在心的遠景中愈發立體起來,而長句所勾劃出來的線條,其效果正好相反。
26
沉思,細語,低吟,高歌,歡樂狂醉後的失聲痛哭或暢坦胸襟的激情的演說——詩人,敢於做一切你所愛做的,不要顧慮有人會說你是瘋子:你是偉大詩國的自由公民,你所持有的護照可以出入任何藝術領域而不需簽證。
27
新生事物的強大生命力有如大青石板下的草苗——彎倔地,終於生長出來了!若幹時代之後,當石板被移走,那段橫臥著的,粗壯、暴露的根莖會動訴出當年一場壓製與反抗的鬥爭!
28
有些詩作表現的隻是詩人刹那的感觸,反映一段遲遲不肯消散的氣氛或情緒,一種空間感,一片由於飄忽不定而倍增美感的形象;它的語言旨在流淌出一曲旋律或網織成一片色彩——這樣的語言,常規詞義學的理解往往是不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