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冷湖天眼(1 / 2)

冷湖俄博梁雅丹,華夏西北高原上的狂風正在肆虐。

風從各種稀奇古怪的岩石中吹過,發出了讓人膽寒的恐怖嚎叫,魔鬼城的名字就是因此而誕生。

犬牙狀、錐狀、金字塔狀的雅丹不規則的分布在大地上,據說這裏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一隊動力甲騎兵正高速穿行其中,動力輪揚起了漫天的塵沙。

人形動力甲還是個新玩意兒,正在接受改裝訓練,不時有紅色的光球亮起,那是染色訓練彈爆炸的效果。

“你這個蠢貨,手雷是向後扔的,你現在是騎兵,要說多少次你才能記住。”

“對對對不起排長,我下次注意。”

張超低頭看著,麵前被訓練彈染成熟龍蝦色的排長,結結巴巴道。

“小子別以為太空軍陸戰隊就高人一等,在這裏我說了算。”

排長踮起腳尖,努力把嘴巴湊到張超的耳邊。

張超的耳朵被震的嗡嗡直響,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下。

排長那張憤怒臉,一瞬間變成了遠方一個小小黑點。張超發現自己又忘了,腳下被戲稱為獨輪車的玩意兒。

這玩意兒隻適合馬戲團的小醜,大概隻有他們才能掌握那些複雜的平衡技巧。

輕微的重心變化,都會讓動力甲內部的cpu和陀螺儀,做出錯誤的判斷。

和他在火星上駕駛的2051式重型坦克相比,這就是一個玩具。騎著一輛獨輪車作戰,實在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兒。

還有身上這層薄的跟一張紙差不多的護甲,他更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也許戰場上一顆小口徑的穿甲彈,就能讓自己提前見到外星人。

唯一的好處就是這東西異常的靈活,特別是在這種複雜的地形上。

也許正是這一點,陸戰隊才派他們幾個回地球接受裝備特訓,畢竟這玩意在火星的複雜地貌上,使用起來比坦克方便的多。

還有更多的行星探索任務,也需要這樣的小型裝備。

刺耳的警鈴聲突然在動力甲內部響起。

“緊急集合”

排長嘶啞的嗓音出現在通訊頻道中。

“發生了什麼事?”還沒等張超想清楚,排長和其他幾名隊員的身影,已經變成了遠方的煙塵。

國際天文觀測委員會高級顧問李斯特,正抬頭看著頭頂上方璀璨的星海,壯麗的銀河占據了大部分視野。

“教授,這裏的銀河可真美,比智利阿塔卡瑪沙漠的更美。”

說話的是李斯特的女助理,美麗大眼睛中映照著冷冷的星光。

“這裏是四千多米的高原,空氣稀薄,視寧度高出智利沙漠一個數量級。”

女助理隨聲附和道:“教授,這裏的自然條件太好了,最近的城市都在數百公裏之外,光擾動也可以降到最低。”

李斯特把視線投向身後宏偉的人工造物上。

這是人類工程上的奇跡,也許隻有被稱為建設狂魔的華夏,才能完成這樣偉大的工程。

那是一座山,坐落在山梁上可以轉動的山,遠處那些上世紀建成的望遠鏡,都成了山腳下的小土包。

“海倫,這個偉大工程開始的時候你還是個孩子。等效口徑超過百米的主鏡,加工精度在十微米之內,在我年輕的時候,做夢都不敢這麼想。”

“十微米!這個精度很高嗎?”

在海倫的觀念裏,十微米是再平常不過的技術了,甚至比不上普通的個人終端機。

李斯特的眉頭極輕微的皺了一下,如果不仔細觀察肯定是注意不到。

“瑪麗怎麼會推薦這樣的人當我的助理,這麼基礎的問題也不懂。”

李斯特的臉上並沒有把這種不滿帶出來,對美女男人們的包容度總是比較高的。

“海倫,如果把這片主鏡放大到南美洲那麼大,那麼其中最高的山峰不會超過五毫米。”

出乎李斯特的意料,海倫並沒有對此感到驚奇,用平淡的語氣繼續問道。

“教授,這台望遠鏡能看到什麼?”

李斯特語氣變得沉重起來,仿佛一個教徒麵對聖山。

“它能看見曆史,也能看見命運,光錐之內的一切,都是注定的結局。”

海倫顯然對此感到困惑,她上個月才成為李斯特教授的助理,對教授的說話方式,還不夠熟悉。

“教授,您的話令我費解,這台設備不是用來觀測行星的嗎?”

李斯特對這類傻問題,已經懶得回答了,回去以後必須把這個助理給換掉。

“老師,你快看這個土星的星環。”

李斯特循聲望去,看見了十幾個小學生正在一個男老師的帶領下,參觀著牆壁上望遠鏡拍攝的照片。

“走吧海倫,我們進去。”

李斯特向著大門的方向走去,兩個人一起走進了安檢口。

警衛人員啟動了探測設備,一陣輕微的嗡嗡聲,那是冷卻係統的風扇在運行。

“李斯特教授,海倫女士歡迎來冷湖天眼指導工作。”警衛彬彬有禮的做了個請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