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陳讚和談天又去了一趟棲鳳鎮。因為不是集日,二伯娘沒有去趕集賣蛋,兩個孩子起了個大早,摸著黑出了門。幸而還有點微弱的月光,沒有馬燈和手電筒,也勉強能夠看得見路,勝在青石板路平坦,天氣又不壞,所以一路順利地上了柏油路。
柏油路是國道,從他們村兩裏地遠的地方經過,這也便是陳讚如此大膽搞茶園的原因,因為有公路,也有河流,交通不受阻礙,就不怕將來發展不起來。
不逢集,市場上的人就少了很多,不管是賣東西的還是買東西的。這次沒有了二伯娘助陣,菌子沒有那麼好賣,不過又遇到那位二中的老師,他鼓勵性地又買了半斤菌子。
陳讚倒覺得不好意思了,畢竟這個時候,一個老師的工資月入隻有一百來塊。許多青菜比菌子便宜得多,買半斤菌子,都能買幾斤青菜了,當然,菌子的營養價值還是比較高。
陳讚這次也打聽到了老人姓蔣,老人也問了他倆的姓名,這一老二少算是結成了莫逆之交。
有了蔣老師助陣,陳讚的菌子又很快賣完了。談天數著手裏的錢,笑嘻嘻地對陳讚說:“這個蔣老師人真好,給我們帶來了好多生意。”
陳讚倒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好像兩次都是借了老人的東風。
談天將手裏的錢疊得整整齊齊,遞給陳讚:“小讚,給你,一共是五塊八毛。這次沒有上次賺得多。”
“嗯,天氣越來越冷了,菌子長得少了,以後怕會是越來越少。”陳讚拿出一塊錢,“壇子,我們吃了早飯再回去吧。你說吃什麼好?”
談天看了看那一塊錢,舔了一下幹燥的嘴唇:“我們買兩個麵包吃一下就算了,賺錢不容易。”他們這裏的所謂麵包,其實就是白麵饅頭,一毛錢一個,比後來五毛一個的都大。
陳讚心裏暗樂,你小子也知道賺錢不易了吧。“好,我們買兩個麵包。給陽陽買五毛錢小籠包回去。”
陳讚花兩毛錢買了兩個饅頭,走到水果攤邊上,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金黃的香蕉,全都外地運來的,散發著誘人的果香。
談天吞了口口水,拉了拉陳讚的袖子:“小讚,走吧,這些都好貴。”
陳讚笑了笑,問了一下價格,居然都要兩塊多一斤,快趕上豬肉的價了,陳讚直咋舌。這也沒辦法,誰叫這個年代交通不便,運輸困難呢。最後陳讚買了一個蘋果,花了四毛錢,用袖子擦了擦,問攤主借了把刀子,哢嚓一下一分為二,和談天兩人分吃了一個蘋果。
談天的眼睛都笑得眯成了縫,香甜的蘋果把他美得都不分東西了,隻會嗬嗬傻笑。
陳讚就著半個蘋果吃了一個饅頭,甜絲絲的蘋果,毫無味道的饅頭,別樣的混搭,居然也吃得津津有味。
談天將果核都嚼著咽下去了。陳讚看得哭笑不得:“好了,回去別和陽陽說我們吃了蘋果,不然我們吃獨食,讓他知道了不好。等下次我們賺得多些了,再給他們買。”
談天狡黠一笑:“這個我當然知道。”
陳讚和談天結伴往家走,在柏油路口遇上了騎著自行車的陳巧,與她一起的,還有一個騎著自行車的男生。
“姐,你要去哪裏?”陳讚大聲問。
陳巧從車上下來,臉上有些紅暈:“弟,你們回來了。我和同學去買資料書,要去鎮上。”
那個男生也從車上下來了,朝陳讚微笑著點了點頭。
陳巧並沒有跟陳讚介紹他的同學。陳讚看了一眼那個男生,他對這個男生有印象,叫做王文俊,他長著國字臉,五官端正,是這個年代的帥哥。
陳讚知道他是附近某個村的,當年他姐上中專的時候他來找過幾次姐姐,不過姐姐畢業之後他就來得少了,聽說是考上大學,去上海上學去了。
陳讚可以猜到,姐姐和這個男生之間是有點什麼的,不然姐姐也就不那麼執著要出去打拚,大約是因為和對方的差距太大了,覺得配不上對方,才執意要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