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銘心禪(1 / 2)

百手從衣冠塚裏出來後,將得到的一幹物品放在手推車上,用布蓋好。正好見到幹完活的曾三等人。曾三不知百手剛剛被嚇到,驚魂未定,隻以為百手並未找到所尋之物,心裏惦記百手許諾的改善體質的丹藥,便上前問道:“兄弟在這陵墓中參觀的可還好,也將那遊覽過的地方細細打掃過了吧?”百手也是心思敏銳之人,一聽就知道曾三問的是什麼。回答道:“三哥放心,參觀的甚好,回頭我去你家坐坐,討兩杯酒喝喝。”曾三一聽,便知百手目的達成,許給自己的丹藥也是大有希望。便不再說話,集合了隊伍,一同出了墓園。

待小工們各自回家,百手對曾三說:“曾三,你今天事情辦得不錯。貧道也尋到了欲尋之物,你先回家,今晚貧道會去你家,賜你等丹藥。”說罷把得來的東西往衣服裏一塞,把劍放在懷裏,隱去身形,匆匆回家嚐試練習吞天功去了,曾三不疑有他,還是照常,打上二兩小酒,給家中娘子買上些小玩意,便回家去了。回到家中,曾三媳婦見他神情愉悅,心知自家男人至少應該是性命無礙了,也是心裏解開了一個結。其實作為一個婦道人家,曾三媳婦並沒有多麼的苛求自己的後代能夠修仙,能夠成為什麼達官顯貴或是大能之人。隻是希望自己家的男人平平安安的,以後有了孩子,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就可以了,修仙修佛什麼的,離這個市井之中的平常女人實在是太遠太遠了。所以看見自家男人沒事,也就放心了。

說百手回到家中,小心的將門窗鎖緊,暗罵一句最近城中守衛多了不少,回來的路上險些被守衛盯上。罵完之後,百手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從懷裏取出寶劍,這劍沒有鞘,也不算鋒利,上麵如鬼畫符一般畫滿了奇怪的符號,不像什麼神兵利器,反而像是修仙者用的法器,可是當白手試圖把體內微薄的仙力注入到劍中的時候,卻被彈了回來,幸好百手仙力不強,要不非受傷不可。百手琢磨了一會兒,還是覺得這劍帶幾分神秘氣息,短時間之內應該是研究不明白了,還是先修習吞天功的好。想到這,百手解開卷起來的城主服,一塊碎瓦片掉在了地上,百手拿起來一看,原來是可在大舍利那個佛甕內的修佛法訣——【銘心禪】。

百手一想,且不說吞天功是殘本,還有容易自爆的後遺症,不如先仔細看看這銘心禪寫的是什麼。下定主意,百手開始拚起佛甕的碎片。

不到一個時辰,百手就拚完了所有的碎片,認真看起碎片上的蠅頭小字。百手把碎片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的幾個碎片略略的介紹了一個叫做大靈的和尚的生平,說大靈和尚是心佛寺方丈的徒弟,天生慧根自幼修佛,七百歲時修佛便尋得飛升契機,欲登極樂,卻最終失敗並損傷了佛心。大靈和尚決定自己建立寺廟,借整寺僧人願力恢複受損的佛心,並借助傳播佛法的大功德,再次試圖飛升。奈何剛剛修複了佛心,壽元就已經將將到了盡頭。無奈坐化。

第二部分的碎片說的是大靈和尚臨終前頓悟了一點,所謂功德之說,全都是前人留下來騙後人的廢話。如果說修仙是掠奪天地靈氣,修成自身仙力,以自身大法力破開天地規則飛升,走的是以力破法破天地的路子的話。修佛則是借種種苦修戒律,堅定本心,磨練意誌,以自身意誌使得自身周圍的天地法則屈服,得以飛升,即以意誌破法破天地的道路。而信仰,則是意誌的根本,是一個核心,圍繞這個核心產生的堅定意誌,即是願力,願力夠強,就可以成佛。

第三部分講的是大靈和尚以天縱之才創造的功法——銘心禪。一般的修佛法訣講求的是,以自身強大的願力飛升,可銘心禪中講述的方法是大靈和尚創建大靈寺之後領悟並創造的,是采集別的修佛者修行時散發出的願力,凝結成願力珠,然後經過自身意誌的洗練,洗掉這些願力中原本的意誌,將自己的意誌烙印打入其中,增加自身修為的方法。百手從佛甕中找到的念珠,就是大靈和尚收集的願力珠,雖然已經化去他人意誌,卻沒來得及納入自身,就圓寂了。

百手看完所有的碎片,太陽已經快要落山。百手看得是如醉如癡,感歎這大靈和尚真是個天才人物,並為大靈和尚最終未能飛升無奈坐化的遭遇扼腕歎息。吞天功隻有修仙者才能修煉,修佛者即使煉化了仙力對自身也沒有絲毫好處,反而還容易動搖本心。可這大靈和尚創造出來的銘心禪,也是用外力加強自身修為,豈不就是修佛者專用的吞天功?!大靈和尚天縱之才,又怎麼會想不到用更簡單粗暴地方式殺人取念的方法呢。百手覺得,大靈和尚之所以把這份功法刻在佛甕的內壁上,一方麵是不希望自己創造的絕世功法失傳,另一方麵肯定是怕後世有人修習這份功法,大量屠殺僧人,導致修佛一脈的凋零。

想到這裏,百手不由得對大靈和尚心生敬意,但百手心裏並不認同大靈和尚的做法。修佛不像修仙,修仙者從開始修行,就有仙力支持,有超乎常人的戰鬥力,而修佛秀出來的願力,若是到了高深境界,據說威能猶勝仙法,可最初時候修得的願力卻根本不足以形成戰鬥力,充其量就隻能超度超度亡魂下下封印之類的。若是當年大靈和尚不顧道德約束,殺人取念,成佛飛升,那才是給更多的僧人一個奔頭,才能讓佛道大興。而不是現在修佛者寥寥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