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農部落(2 / 2)

“是,族長。”山勇表示沒有異議。

“謝謝族長!”澹台銘很感激的說道,在這遠古荒郊的,錯過了這個部落,誰知道能不能找到下一個,更何況跟山勇幾個相處的也不錯,澹台銘還是很傾向於加入這個部落的。

澹台銘跟老族長道了聲謝,就跟著山勇出門了。

出了門,澹台銘卻隻看到幾個四處打鬧的小孩子,按理說不可能一個部落隻有十幾個人吧。

“勇子,怎麼部落裏人這麼少啊?”澹台銘奇怪地問道。

“哦,你說這個啊。大家都幹活去了,還沒回來呢。”山勇答道。

經過山勇的解釋,澹台銘才知道,山勇他們這個部落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種植業,主要是種植一些野菜之類的食物,補充肉食,也不至於一旦補到的獵物少了就要挨餓。這些一般是由女人去操作的,男人有時候也會搭把手。部落時代,基本上都是一起勞動的。

而男人們基本都出去打獵了,這會兒時間還早,還沒有回來呢。

澹台銘心下慚愧,估計山勇這一隊之所以先回來,就是因為自己,不然以山勇的技術,一定能帶更多的食物會部落的。

出了族長家,跟山勇繞過幾間房子就到了山勇家,部落裏的房子都是一個款式的,山勇家也不例外。

澹台銘又跟山勇隨意的聊著天,倒問出一些東西。

山勇這個部落叫有農部落,跟附近的其他部落一樣,屬漢人,遠古人質樸,有什麼就叫什麼。像有個會燒製陶器的部落,就叫有陶,一樣的道理。

有農部落,包括附近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都基本上是兩年前從較北麵遷移過來的。遷移的原因很簡單,實力原本就強大的北人,兩年前居然聯合了起來打散了漢人的部落。

有農部落原本是一個中型部落,總數有一千多人,能戰鬥的男人就有六、七百之多!依靠著祖輩們總結下來的種植經驗,有農部落的糧食基本沒短缺過,所以發展勢頭一向良好,還跟另外一個中型部落栗絲部落有結盟,所以一向也不怕麻煩,山勇的婆娘瑤娘就是從栗絲部落娶過來的。

可北人入侵後,一切都完了。北人人多勢眾,很多北人的兵器都是鐵兵,而且他們還會馴馬,漢人部落一旦被盯上的,想逃都逃不掉!

也不是沒嚐試反擊過,可北人眾部都是事先約定好的,漢人的部落卻是一盤散沙,三三兩兩地結盟根本不起作用!

打又打不過,怎麼辦法啊?逃唄,可逃也不安生啊,北人一直在追擊,不少跑不動的都被殺死或俘虜,一些戰士自願斷後的也都戰死了。

有農部落現在的那位老族長,嚴格算來已經是第二次當族長了,上上任是他,上一任是他兒子,他兒子戰死了,剩下的部落成員也沒有能挑大梁的,老人家隻能再次上陣了。

還好,天無絕人之路,那些北人也許覺得剩下的就是一些小貓小狗,也許覺得跑得太遠了懶得追,反正追擊了大概半個月就沒再行動,這才給有農等部落留下一點香火。

有農部落現在也隻剩四百多人,男人大概有都快三百人了,女人卻不到一百人,還有一些老人孩子,很多人都戰死或被俘虜。有聽說栗絲部落被全殲,但也聽一些流浪者說,有看到一些栗絲部落的人在比較南方的地方建了一個小部落,才兩百來人,不知道是真是假。

山勇和他兄弟山彪,原本各領著一百來兄弟準備阻擊北人的,結果那些北人殲滅了前族長的隊伍後就撤退了,尋了好久才尋到已經帶部分老弱婦孺先撤離的老族長。

最可恨的是黃陶部落,原本隻是一個中型部落,可北人打過來的時候不僅不前去對抗,反而往後不斷遷移,中途吞並了很多小型或者被打散的部落,儼然是漢人部落中最強,也是目前僅剩的唯一一個大型部落了。

聽了山勇的話,澹台銘也是唏噓不已,不知道為什麼就給聯想到清末明初那會兒去了,可能同樣叫“漢人”,又同樣是是內憂外患吧。

澹台銘尷尬了,沒想到一說說了這麼多,還都是人家的傷心過去,澹台銘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去安慰山勇了。

山勇眼睛裏麵透露出一絲憂鬱,旋即自己醒悟過來,歉意地對澹台銘一笑,剛張開口要說話,就聽到一個溫潤如玉的聲音傳來。

“勇郎,今天怎麼回來的這麼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