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數據(1 / 3)

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英國首相丘吉爾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說道:“我要聯合蘇聯,打敗希特勒”。人們提醒他:“斯大林也是魔鬼”,丘吉爾回答了一句名言:“即使與魔鬼合作,我也要首先打敗希特勒!”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對美國宣戰,德國第二天也對美國宣戰。丘吉爾聽到這個消息後說的一句話也極其著名:“我們終於贏了”。曆史記載:“那一夜,丘吉爾睡了一個好覺”。

為什麼丘吉爾要“首先打敗希特勒”?

為什麼美國一參戰,丘吉爾就說“我們終於贏了”?

以下,全部以數據說明這些問題。

首先對比德國和蘇聯的生產效率,僅從產量和勞動力人數對比,蘇聯就“不配當英美的敵人”。

有關的統計數據,列表如下:

表一二戰期間德國和蘇聯的原料生產對比

煤炭(億噸)鋼(萬噸)鋁(萬噸)

德國蘇聯德國蘇聯德國蘇聯

19413.1551.5142820179023.36---

19423.1790.755287081026.405.17

19433.4040.931306085025.006.23

19443.4761.2152580109024.538.27

1945--1.493---1230---8.63

表二二戰期間德國和蘇聯的勞動力對比(萬人)

工業勞動力外國勞動力勞動力合計

德國蘇聯德國蘇聯德國蘇聯

194112901100350016401100

1942116072046051620725

19431110750570201680770

19441040820760801800900

1945---950---290---1240

表三二戰期間美國《租借法案》支援蘇聯的物資清單

飛機14,795架坦克7,056輛吉普車51,503輛

卡車375,883輛汽車35,170輛拖拉機8,071輛

火炮8,218門機關槍131,633挺爆炸物345,735噸

建築設備10,910,000噸鐵路貨車11,155輛火車車頭1,981輛

運輸船90艘反潛艦隻105艘魚雷艇197艘

船用發動機7,784套糧食4,478,000噸非鐵金屬802,000噸

石油製品2,670,000噸化學物質842,000噸棉花106,893,000噸

皮革49,860噸輪胎3,786,000條軍鞋15,417,001雙

機械與裝備1,078,965,000噸

注意最後一項:美國贈送給蘇聯的“機械與設備”多達10.78億噸,重建了蘇聯工業。蘇德戰爭爆發僅僅四個月,蘇聯的工業就被德國人占領或摧毀了。美國提供設備,在遠東幫助蘇聯再建了一批工廠。

表四美國對蘇聯援助的四個協定及其期間

租借法案開始之前:1941年6月22日-1941年9月30日支付現金

第一協定期間:1941年10月1日-1942年6月30日1941年10月1日簽字

第二協定期間:1942年7月1日-1943年6月30日1942年10月6日簽字

第三協定期間:1943年7月1日-1944年6月30日1943年10月19日簽字

第四協定期間:1944年7月1日開始,1944年4月17日簽字。這次美國援助專門用於蘇聯對日本的戰爭: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

1945年9月2日為止,美國繼續對蘇聯的援助

1945年9月20日,美國全部停止對蘇聯的援助

說明:

第一,美國三年內三次簽約,武裝蘇聯打擊德國,直至德國投降。

第二,美國在第四年專門簽約,支持蘇聯對日本的宣戰。日本投降後18天,美國的援助終止。

1947年7月,日本投降不到兩年,美國又策劃和推出了馬歇爾計劃,又稱歐洲複興計劃等等:幫助恢複二次大戰中被戰火摧毀的歐洲各國的經濟。

表五蘇聯與德國的傷亡

各種統計數據不一。所以,不知道采用哪一個數據來源。基本上的大致比例為:

陸軍部隊傷亡:德軍與蘇軍,大約1:3-4之間。

空軍部隊傷亡:德軍與蘇軍,大約1:10以上。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德軍的第52戰鬥機聯隊:這個德國空軍聯隊的飛機不到300架,二戰中擊落了蘇聯紅軍的飛機10,000架以上。

英美與蘇聯的對立:柏林危機

從上麵的各個對比表可以看出:直到德國戰敗前,德國煤炭,鋼鐵和鋁的生產量分別是蘇聯的2-3倍,

德國的勞動力也始終高於蘇聯:德國戰敗前一年,1944年的勞動力1800萬人,超過蘇聯900萬人一倍。

這是斯大林急於扼殺德國,甚至毀滅德國的經濟的根本原因:二戰結束後,蘇聯在自己占領的地區進行了令人發指的領土再分割:蘇聯徹底改變了波蘭邊境,並吞了18萬平方公裏的波蘭領土,然後把東德的11萬平方公裏“補償”劃分給新的波蘭,使整個波蘭和東德的邊境全部向西遷移。

美國派往這一地區的杜魯門的經濟顧問WilliamL.Clayton向華盛頓報告說:“這種遷移1500萬人口的計劃實際是要消滅這些德國人”,“數以百萬計的德國人正在慢慢餓死”。WilliamL.Clayton批評蘇聯的政策說:“希望用用Oder-Neisseline線(即割走18萬平方公裏德國東部領土的新國境線)劃出一個新德國,建立一個田園牧歌式新國家的想法隻是幻想,除非把這塊土地上的1500萬人驅除出去或者滅絕”。最終,這些“上千萬”的德國人被西德收留了。

1948年,美英法等國連續幾個月召開會議,討論“恢複德國經濟進而振興歐洲”的馬歇爾計劃。“1947年獲得大量美元的法國也改變了態度”,開始支持《馬歇爾計劃》。新德國的和平憲法也在開始起草。

1945年,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把占領巴黎的榮耀,留給了自由法國的軍隊,把占領柏林的榮耀,留給了蘇聯紅軍”,但是德國本土和柏林地區,都被劃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