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短短一年半時間,興州城以令人驚歎的速度發展著,尤其是剛開始的幾個月,每隔二十多天,就有一批設備從美國運來,然後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各種設備紛紛安置在各種工廠,僅僅半年時間裏,興州城幾乎建立了初步的工業體係。在眾人還在擔心工人素質跟不上的時候,興州大學的建立,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每期一萬人,一期為九個月,在集中強化培訓下,已經有一萬多人順利上崗,並且在崗位上發揮出相當的作用。而且第二期的培訓工人也快要畢業,準備去往各大工廠工作。
說起興州大學,沈拓不由不感慨自己的運氣之好,在人口擴建到十萬人時,係統獎勵了沈拓一所綜合性大學,並且裏麵完美的配備所需要的老師。據警衛官介紹,這所大學的規模在聯盟是屬於小型大學,裏麵的老師都是生化教師,他們在生產的時候就注入了各種教學知識,而這種生化教師能很好的讓學生領悟各種知識,進而轉換為自己的東西。但他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生化教師沒有創新能力,隻能按部就班的教學。當然,整所大學還有一個隱含的屬性,隻要接受這所大學培育的學生,在內心深處會對沈拓產生崇敬感恩之心,繼而時間越久,對沈拓的忠誠度就越高。
當時沈拓聽到還有這個好處後,當下就決定,讓陸伯延等人利用工作之餘,也接受大學深造。陸伯延雖然不明白為何老板讓他們這樣做,但還是照做,當他們進入學校,真正接受知識後,他們恨不得放下手頭的工作,重新當起學生,用他們的話說,到現在他們才知道自己的知識如滄海一粟,原來在同齡人中有些驕傲的心也淡了。
對於陸伯延等人,沈拓對他們的學習時間沒有時間限製,隻要他們在工作之餘,對自己進行充實就行。如今陸伯延儼然一市之長,整個城市的建設統籌都由他負責,由於沈拓的放權,讓陸伯延大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思,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廢寢忘食,好幾次居然昏倒在工作崗位上。沈拓聽說後,怒斥陸伯延的不負責任,並著令他以身為為主,各種繁雜事情交給手下人做,人手不夠直接提拔或者從別的國家聘請。
經過沈拓的嗬斥之後,陸伯延才逐漸放下工作,隻管統籌大局,各種事情交給相關人員,在過年的時候,沈拓給了陸伯延一個驚喜,將他遠在滿清的妹妹接了過來,兄妹倆團聚,讓陸伯延心頭最後一件憾事去掉了。
在興州新的一批市政工程中,著重解決城市居民的配套服務設施,其中一座大型醫院,五座中型醫院,以及數十座小型醫院是重頭工作。這一年多,沈拓接到了很多報告,反應城市居民有病沒處治療。由於當時條件不成熟,沈拓隻能騰出一處建築,派了兩名醫務兵常駐那裏,另外在居民中也有學過幾天醫的人充當下手。如此簡陋的醫療機構對於數萬人自然是杯水車薪。好在興州大學的建立,沈拓下令直接培養五千名醫護人員,培養周期為兩年,待這五千醫護人員畢業之後,充實到各大醫院,屆時整個城市的醫療保障再沒有問題。而且成績特別優異者,在畢業之後,可以繼續進修,完全獨當一麵。
另外由於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兒童的增加,沈拓也著令建造幾所適應性初級學校,但是此時整個城市的兒童並不多,有的更是在這座城市結合的夫妻,剛剛有孕,所以暫時學校並不是重頭工程。但考慮到城市日後的發展,沈拓還是留出一部分位置,將來建立完整的教育係統。
如今,整個興州市有人口二十三萬,其中各種政務人員一萬餘人,約14萬工人供職於各大工廠。其中陸軍已經擴軍至四萬五千人,原先野戰士兵此時早已升任師團長,在各種後勤充足的保障下,各個師團發了狠勁的操練著眾人。海軍方麵暫時條件比較簡陋,由於戰艦的稀缺,沈拓等人在考慮之後,決定生產一種訓練戰艦。訓練戰艦外表看去和真正戰艦沒什麼區別,但真要比起來,訓練戰艦裝甲不夠厚,動力不夠,耐久度不夠,隻能近海航行等等。一年多時間裏,幾大造船廠開足馬力生產了十一艘訓練戰艦。這些戰艦雖然質量不行,但是卻也為各大造船廠積攢了寶貴的經驗,為日後的戰艦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中各大工廠又以重工業工廠為主,以三座中型水電廠,兩座大型火電廠為動力,七座各種型號煉鋼廠為基礎,在工程師的帶頭下,利用從美國運來的各種設備,不斷的生產符合自己要求的各種機械加工設備。短短一年多時間,初步完成了精加工的完全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