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剛剛駛出湘北省進入豫南的時候,鐵路兩旁突然出現了很多衣衫襤褸的逃荒者,他們看到一列加長的貨車後都想爬上去。
但火車行駛的太快,他們又沒有鐵道遊擊隊的本事,隻能看著火車從身邊開過。
少數的幾個人爬上了火車,發現上麵全都是紅薯,他們還沒來得及興奮就被柏靈給扔了下去。
看到如此多的逃荒者,李響也想給他們一些吃的,但如果讓他們自己上了火車,這些人不把車皮裏的紅薯搬空他們是不會罷休的。
看來不僅僅是秦川省有饑荒,這豫南省也好不了多少啊。
李響突然想到了他曾經看過的一則報道,1975年冬天的時候,豫南省南部皖北省出現了大麵積的饑荒,當時的情況不比三年自然災害好多少。
這裏麵有天災的原因,但更多的卻是人為的,他感歎自己的能力還是太小了一些,不能幫助更多的人。
陳科見李響有些失落,他安慰道“響兒,你已經盡力了!咱們就這麼大的能耐,這一火車皮看起來很多大概都有四千多噸紅薯了。
但也就八九百萬斤紅薯,去掉皮毛泥土之類的,還得少個百分之十左右,這次合陽來的饑民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整個陝北都在鬧饑荒,如果來個十萬八萬的,一個人也分不了多少的。”
柏靈雖然自稱為出家人,但她也是個熱心之人,看不得那些受苦受的饑民。
對於李響這種大義之舉,她是既羨慕又崇拜。於是她也勸道“李響,你已經做的很好了!現在不僅是這邊,更南邊的衡陽郴州也有饑荒的,你已經做的很好了!”
李響當然知道,他隻是看不到那些拖家帶口的人們,在暴風雪裏用渴望的眼神看著火車的樣子。
火車越往北走,逃荒的人越多,他們有的往南走,有的往北走,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該往哪裏走,因為不管南北都是饑荒一片。
火車本來要在南陽停一下加水加煤的,但見到車站那麼多人擠在站台上,李響和司機師傅都不敢停留,直接到了鄭城才停下來加了水和煤。
也許鄭城是中心城市,情況要好一些吧,這裏明顯的感覺路上逃荒的人少了很多。
在鄭城加了水和煤之後,火車就往西開去。
進入豫西山區後,明顯的感覺到雪下的更大了,路上逃荒的人又躲了起來,經常可以看到幾十上百人成群結隊,毫無目的的在風雪之中走著。
他們很多人走著走著就永遠倒下了,路邊經常可以看到已經被大雪覆蓋的差不多的死人。
熟知曆史的李響知道,這也許是華夏人最後一次苦難了,最多還有兩年就會好起來的。
陳科和柏靈兩人一路上見到了太多的悲劇,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很激動,到了後麵他們都麻木了!
這真的是自己生活著的世界嗎?寒冬裏出來討生活,拖家帶口的,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倒下了。
前世的李響雖然隻是個打螺絲的流水線員工,但他從來沒有為吃飽肚子發過愁,就算是在流水線混日子一個月也能省下一半多的工資。
像這樣的場景,他還從來都沒想過。鐵路眼線兩邊就看到了這麼多逃荒的人,其他地方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此時的李響隻想時間過得快些,讓這些人的苦難早點結束。
漸漸的天黑了,風雪也越來越大了,鐵路兩邊白色的雪地裏還能看到點點的黑影。
第二天早上的時候,火車已經到了古城。
古城貨運站已經封了,司機師傅本來想休息一下的,但又不敢停車,因為這裏的人也很多,如果停下來了,這些被餓紅了眼睛饑民絕對會爬上火車瘋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