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將們走了,禦品軒又恢複了平靜,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三,雖然是特殊時期,但合陽縣城也有了些許年味。
這段時間李響抽時間回了兩次知青點,每次回去帶了一袋麵粉和幾斤肥肉回去。
劉衛東等幾人還是跟平時一樣貓冬,整天吃了睡,睡醒了又吃。
原來還在擔心糧食不夠吃,一天一頓稀糊糊,現在有了李響不定期送麵粉和肉回來,日子過得也沒心沒肺的,反正到了春節他們就回家去找救濟。
他們的父母都因為各種原因下課了,但工資和糧食供應還沒停,雖然沒有以前那麼多,但好歹也有一些吧,總比他們一年到頭等到百八十斤糧食強多了。
禦品軒的生意還是一如既往的火爆,像上次那樣吃霸王餐的事情再也沒有遇到過。
這天上午剛忙完早餐的工作後,李響就帶著陸瑤和呂小琴兩人去了火車站,現在該買回家過年的火車票了。
火車站的人挺多的,大部分都是準備回城過年的插隊知青。
這些人一個個瘦的皮包骨頭,很多人破爛的棉襖到處都是洞,裏麵的棉花時不時的被一股冷風吹的到處都是。
一個小小的火車站售票廳裏到處都是棉花碎碎,一不注意就會吸進去一些,導致售票廳裏咳嗽聲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李響他們好不容易排到了隊,把票買了,他們買的是臘月二十八的票。
正他們準備走出售票廳的時候,碰到了熟人。
劉衛東、李昌明和劉躍進三人正在售票廳門口抱著手臂,被凍的瑟瑟發抖。
見李響他們三人從售票廳出來,李昌明趕緊上前攔住“李響,陸瑤呂小琴,好巧啊!你們也在買票嗎?”
李響看了看這三人的樣子,嘴唇凍得發紫,棉襖上到處都是破洞,積攢了一個冬天的汙垢在冬日的陽光下反射著耀眼的黑光。
說他們是要飯的,絕對沒人反對。
李響有些不理解了,自己不是給他們送了兩次糧食了嗎?怎麼還弄成這副鬼樣子啊!
其實這事說起來還得怪他李響,要不是他帶了兩次肉回去,這哥幾個也不會把自己存下的車票錢給買肉吃掉了。
劉衛東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李響,我們也想買票回城裏過春節,但身上的錢不夠。你看你們能不能先借我們一些,過了春節後就還給你們。”
李響對這幾個人簡直是服了,搞的現在身上連買回城裏的車票錢都沒有了,不知道他們心裏是咋想的。
他這具身體的前主人,雖然也是個墮落的主,但他至少把回城裏的車票錢留起來了的。
這哥幾個倒好,完全是過了今天不愁明天的主。
李響也沒問他們咋沒錢買票的事,一人給了他們二十塊錢,讓他們去買票。
劉衛東接過錢後說道“李響,你知不知道村裏現在缺糧缺的厲害啊?”
李響搖了搖頭,他確實不知道,雖然夏收的麥子和玉米都不是很多,但一向節約的村民們過到明年夏天麥子成熟的時候不成問題吧!
這才多會兒啊,還沒過年了呢,就喊缺糧食了,不正常啊!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上次臨渭公社冬季大會戰吃的糧食是在臨河村調的。
不僅如此,隔壁寡婦公社和其他幾個渭河的公社大會戰工地因為離臨河村近,也是從臨河村調的糧。
公社說了大會戰結束後幾天就把借的糧還回來,可是這一等都快過年了,還不見公社把糧還回來。
黨洪軍幾乎每天都去公社,但就是沒要回來糧食。
當初他從臨河村各家各戶收糧的時候可是打了借條的,現在眼看著就要過年了,臨河村家家戶戶都快斷炊了,也不見糧食回來。
黨洪軍家裏每天都被村民拿著借條圍起來找他要糧食,搞得他頭都快炸了!
還好劉衛東他們幾人本來分的糧食就少,當初大會戰籌糧的時候沒找他們這幾個知青。
否則他們那點糧食早就吃光了,還等不到李響給他們送麵粉回去就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