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夜晚在異世界冰雪層中休息,白天在藍星大地上忙碌著,行走於辰國各個港口城市,先往小世界中放置集裝箱,再轉移人口和物資。
平均每兩個月時間,王易就會向小世界轉移至少五百萬人口,同時小世界土地麵積至少增加五千平方公裏。
基本上就是五千平方公裏土地養活五百萬人口,也就是一平方公裏土地養活一千人口,繼續下去,則是一畝半土地養活一個人。
以現代社會的農業技術,一畝半土地養活一個人沒有問題。
小世界裏農業種植沒有化肥,好在土地肥沃,不用化肥,農作物也會有較高的產量。
小世界中還會有草地、樹林、果園、河流、居住等區域,占用土地,實際平均到每個人身上的農業用地甚至小於半畝。
所以現在小世界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地瓜土豆這些高產農作物,每天也能夠吃到一些新鮮蔬菜,新鮮水果則要少一些,肉基本上看不到。
雖然比不上天災前的生活,但是比地下避難所的生活好出很多,食物管夠,也能夠有充足的體力進行修煉。
小世界的土地產出的糧食不但滿足小世界居民們需求,也在大量向外界的國家避難所供應,王易每路過一個國家避難所,就會留下大量糧食,能夠讓國家避難所中的居民在天災中堅持更長時間。
至於穩定空間縫隙這件事,隨著時間流逝倒是不需要了,藍星地表上的空間縫隙也逐漸穩定下來,不斷有異世界的走獸穿過空間縫隙來到藍星。
異世界的生物能過來,藍星人類也能過去,不過空間縫隙沒有完全穩定下來,還是有一定幾率會發生意外。
為了生存,這點意外隻能自己承擔了。
來到辰國土地上的異世界生物,辰國是能殺則殺,作為辰國人的食物。
食物不夠,還會繼續前往異世界獵殺生物,甚至將異世界的植物帶回來。
辰國人在獵殺弱小的異世界生物,強大的異世界生物倒是沒怎麼獵殺辰國人。
將弱小異世界生物和辰國人放在一起,強大的異世界生物通常會捕食前者,略過後者,偶爾會捕食後者嚐嚐鮮。
這種情況很容易猜測出來,修煉之道出現時間還比較短暫,辰國中一階武者都不多,辰國人以科技武器殺死異世界生物,而不是憑借自身力量。
所以辰國人身體蘊含的能量連弱小的異世界生物都不如,所以強大的異世界生物不喜歡吃,這對辰國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有好事也有壞事。壞事出在空間縫隙上。
空間縫隙加速穩定,空間縫隙也在快速擴大,這似乎是一個征兆,擴大的空間縫隙分將藍星切割成碎片,沒有藍星,藍星人類還如何生存,隻有小世界內的辰國人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辰國官方高層們認為王易的拒絕是對的,起碼先將一部分辰國人轉移進小世界,火種已經留下,以後不管發生什麼事情,辰國人都不會滅絕。
藍星可能會被空間縫隙切割成碎片,那異世界會被空間縫隙切割成碎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