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有這麼一天,北涼人跪下來要和他們南傾國求和。這讓每個南傾國人都感到臉上有光。
可以說那幾天南傾國的每個州府都放起了鞭炮。劈裏啪啦的炮竹聲中,百姓們心裏也覺得這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
晏淮起最終也沒有答應北涼老君王和親的請求。按照他出征前和顧盼商量好的那樣,他直接命人驅離北涼使臣。隨即就又對北涼的疆土發出了新一輪的征服。
南傾國將士們有晏淮起這個主心骨在,各個都像虎狼,打戰時恨不得衝到前線和敵人拚個你死我活,以此來贏得軍功。
畢竟打戰前晏淮起這個統帥可是說好了,到了戰場上,會按軍功論賞。這樣既可以為自己國家百姓報仇又能拿到軍功的好事自然是各個都爭著去做。
晏淮起打仗時,顧盼為了保證前線將士的衣食住行。不得不又絞盡腦汁想要多搞些錢。
百姓的稅已經收上來了,顧盼就不會再去惦記百姓們的銀錢了。至於晏淮起和藺驍剛打下的那些北涼州府,她並不想像前世的墨璟嶼那般,打敗了南傾國,就把南傾國人當奴隸了。
她想得是怎麼把北涼的這些土地和百姓真正融入南傾國,把南傾國打造成這片大陸上最強盛的國家。所以顧盼也沒有在這些州府上掠奪百姓們的錢帛。
為了能多賺錢,顧盼特地在六部之餘又增設了一個“錢埠”。顧名思義就是多搞錢。
她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就專門吸收了一批有誌於幫她和整個國家多賺錢的人。
埠裏男女老少皆有。
他們出主意,並商量好後,把最後的結果稟報給顧盼。
顧盼接受了他們的提議後就又把全國最有錢的一些商人召集在一起,和這些商人合作來分錢才最快最穩妥了。
顧盼一個官家主動要和商人談生意,這都嚇壞了這些有錢有勢的商人。以為顧盼是要想辦法掠奪他們的錢財。
很多人抱著恐懼的心情被顧盼的人“請”進了皇宮。
對著一大幫商人,顧盼和他們談的是“合作”。
比如對著掌控整個南傾國布匹的布商,顧盼想和這幾個布商合作,這幾個布商中若是有人想再擴建生意,那她讓人幫布商選地、挑人、甚至布商們要出售布匹時她也可以安排專門的官道或者水路運送。
而布商們賺到的錢,可以和朝廷分錢。布商們占七成、朝廷隻要三成。若是布商們的生意不好,那朝廷願賭服輸,該做的事情做了,虧就虧了。
當然,布商們若是答應合作,朝廷會委派兩個會算賬的賬房到布商那裏每個月都盤賬。
商人做生意,本就需要打通各種關係,需要周旋在各色人等中。顧盼現在這麼一搞,等於說商人們隻要安心做生意就可。這樣既和朝廷搭上關係節約了時間又不怕貨物被搶。
虧錢了朝廷也還能和他分擔一些成本。
有些有眼光的布商想到顧盼監國後這些年做的事情,心裏看好顧盼,當即就和顧盼簽下了契約。
當然也有些膽小的不敢簽合約。顧盼也不勉強。一番和談下來,做其他生意的商人中也有人和顧盼定下了合約。總共有三四十個商人和顧盼簽了合約。
顧盼便把這事情安排給專門的人去做。但是她的下屬向她稟報給南傾國第一富商江如歌這次並沒有到宮中。
若是能和江如歌成功合作,那朝廷能從和他合作這事上拿到一筆非常可觀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