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忠告(1 / 3)

老張被抓之後,老齊頂替他幹了一陣子,後來老熊取代了他。

老熊今年也是六十六歲。他也是龍翔鄉人。雖然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農民,但是因為他老婆家裏有一個遠房親戚在縣委給某一位領導開車,通過他打招呼,所以他得以填補老張離職之後留下的空缺。

老熊有一個兒子二個女兒。遺憾的是他的兒子是一個多次進“宮”的詐騙犯,他的孫子是當地出了名的少年犯——他曾一再搶劫同學們、同齡人的財物。他的兩個外孫子也都不學好,一個喜歡打架鉗毛,一個酷愛耍壞蛋。這兩個外孫子在別的縣裏也算名人,也都是曾被勞教的少年犯。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熊家族有這麼多的壞蛋,可能與他這個人身上具有的犯罪基因有關。

老熊這人一向手腳不幹淨,在哪個單位幹活就會在哪個單位偷偷摸摸。他的偷法摸法非常高明,與社會上的那些小蟊賊不可同日而喻。他專門盯著本單位的大領導的皮包,伺機拎之,然後竊取其中的財物。

有的大領導丟了財物之後,怕節外生枝,不敢聲張,隻好硬著頭皮吃下這個啞巴虧;有的大領導丟了財物之後,因為自己的“脯子”大,根本不把這一點兒東西當著一回事兒,也就不加追究;有的大領導惜時如金,雖欲追查,但無暇顧及,最終不了了之。也就是說,他屢屢得手,卻能平安無事。

除了手腳不幹淨之外,他還染上了惡習。

他的第一個惡習沒人教,無師自通;第二個惡習是這樣染上的。

老熊發了橫財之後,他並不把它們帶到家裏,讓家庭成員沾沾光——尤其是讓胃開過刀之後一直病怏怏的老伴享享福,而是收著掖著,一個人獨享。

老熊的嗜好是喝酒。他每天晚上都喝酒。有時一人喝,有時和狐朋狗友一道喝——喝時采取AA製,大家“抬石頭”。

狐朋狗友多,信息便多。不知道哪一天,他們告訴他在縣城中有一個名叫陳皮巷的小巷子裏有一群站街女不分白天黑夜肆無忌憚地招攬客人。

偏偏他的這些狐朋狗友大多數是這兒的常客,一談起拈花惹草、花心韻事頭頭是道。

近墨者黑,加上偷來的藏著掖著的贓款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一時半會花不掉,

於是,自去年春季開始,他就有了這個新的嗜好。

他伸手時總能逃脫,能夠一直逍遙法外,可他找站街女這一件不光彩的事還是一再被人發現。

由於自己錢多,而找站街女的費用有限,於是,“包夜”便成了他的習慣。

去年春天,他在縣城某私企看大門。一到深更半夜時,他便溜到陳皮巷找站街女,然後把她帶到自己的宿舍過夜,第二天一早,才把她打發走。

俗話說“欲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老熊十天半月一回帶站街女到自己宿舍

過夜的事還是被作息不規律的老板發現了。為了企業聲譽、安全,老板二話沒說,當天就打發了他。

老熊失業之後,回到了家鄉。不甘心在窮鄉僻壤、黑燈瞎火、寂寞無趣的家鄉呆著的他四處托人尋找新的工作。不久,他就找到了在縣城某超市當勤雜工的活兒。由於這個活兒又苦又累,加上他上了年紀,這一陣子他的拈花惹草的愛好受到了遏製,“包夜”一次沒搞,隻是偶爾去巷子裏吃一頓四五十塊錢一次的“快餐”。

自從當上了公園的保潔員之後,工作輕鬆,老熊故態複萌,又幹起了從前愛幹的勾當。

老熊老當益壯,把小姐帶到了山上,這一件事兒沒有瞞跟他同住一個宿舍的老潘多久。

老潘是一個巴人好之人。見老熊經常與這一幫站街女廝混,心裏就萌生了一個念頭:要給這個老敗家子一個忠告。

在八月上旬的一天黃昏——這一天輪到老熊值班,老潘為了這個重要的目的特地從自己居住地——女兒家的車庫——一瘸一拐地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