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信仰習俗(3)(1 / 3)

據記載,比幹是殷紂王的叔父,是一位忠義之臣。時殷紂王暴虐無道,荒淫失政。據《封神演義》載:商紂王被妲己(九尾狐)所迷惑,喪德敗行,荒淫無道,巔倒倫常,又信費仲、尤渾等佞臣至朝政腐壞,丞相比幹身為紂王的叔父,責無旁貸,不時力諫紂王,但被妲己等人視為眼中釘。

一晚,比幹應紂王之命赴鹿台迎接群仙降臨,當酒過三巡之後,他發現妲己及其所請來的神仙全是妖狐化身,於是暗中請鎮國武成王黃飛虎誅殺坦己的狐族,因此更令妲己含恨在心,設下毒計殺害比幹。

一日,坦己麵帶病容地對紂王假說自己心病複發,絞痛難當,記得幼時曾得異人相救,以玲瓏人心一片,煎湯吃下,此疾就愈,但若無玲瓏心則此命休矣,坦己又虛言比幹是一位忠賢之臣,其心必定是七竅玲瓏,可借一片食之,病愈即還給他,紂王信以為真,即命人急召比幹。

比幹聞之,既怒且驚,慌忙中打開了薑子牙留下的錦囊來看,內藏有符訣及救命法術:將符燒灰入水,飲服於腹中可護住五藏六腑;剖腹摘心之後,在路途中若見有人賣“無心菜”,你就要問:“人若是無心如何?”賣菜人若是答:“人若無心還活!”你便不死;但賣菜人回答:“人若無心即死!”你就即死矣!比幹顧不得那麼多,即依照錦囊內的方法去做!

他到了朝殿之上即破口大罵:“妲己賤人!我死冥下,見先帝無愧矣!”又泣:“成湯先王!豈知紂斷送成湯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即拔劍剖腹,但其血不流;比幹將手往腹內摘心而出,擲在地上,掩袍不語速往城門外去。

比幹一言不發,騎馬飛奔跑了好幾裏路,忽然聽見一婦人大叫賣無心菜,比幹勒馬即問:“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是申公豹變的)婦人回答:“人若無心即死!”比幹登時大叫一聲血如泉湧,一命嗚呼。

後傳說,比幹因服了薑子牙的靈丹妙藥並未死去,而是來到民間廣散財寶。比幹生性耿直,公正無私,心被挖空後成了無心之人,正是因為無心無向,辦事公道,所以被後人奉為財神。當時傳說在比幹的蔭佑下做買賣的人,無偏無向,公平交易,互不坑騙,所以比幹廣為世人所傳頌和敬奉。

生財有道的文財神陶朱公範蠡

範蠡也是一位文財神。他是春秋戰國之際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

範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國宛邑(今河南省南陽市)散戶隴人。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17年,約於公元前420年無疾而終,享年97,幾近百歲,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著作有《計然篇》、《陶朱公生意經》等。 以經商致富,廣為世人所知,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被稱為中國商人聖祖。

範蠡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範蠡卻不為世人所識。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範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獻“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議和後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誌,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

範蠡回國後又輔佐越王富國強兵,終於打敗了吳國。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唯獨勾踐麵無喜色。範蠡察此微情,識大體:越王為爭國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願以償,更不想歸功於臣下。於是,範蠡毅然向越王辭官隱退,帶領家屬隨從,乘扁舟,泛東海,來到齊國。

範蠡父子在齊國海邊耕種土地,勤勞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齊人聞其賢,請其為相。範蠡歎息:“居家則累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他歸還了相印,將錢財盡分給了朋友和鄉鄰,隻帶上最貴重的物品,暗自離開齊都,悄悄來到陶地。範蠡認為,陶地處天下之中,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作為後半生的保證,自此居住下來,自稱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說隱語“逃”;“朱”,一說為富翁的象征,或說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說是對尊長、平輩的敬稱,或說寓己曾做公爵)。範蠡父子靠種地、養牲畜、做生意又積累了數萬家財,成為陶地的大富翁,後又分財於百姓,天下人都讚美陶朱公,拜其為財神。

陶朱公的經營智慧曆來為民間所重視,於是有許多經營致富術托在陶朱公名下。如《經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懶惰;價格要定明,切忌含糊;用度要節儉,切忌奢華;賒賬要認人,切忌濫出;貨物要麵驗,切忌濫入;出入要謹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優劣要細分,切忌混淆;貨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約定,切忌馬虎;買賣要適時,切忌延誤;錢財要明慎,切忌糊塗;臨事要盡責,切忌妄托;賬目要稽查,切忌懶怠;接納要謙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靜,切忌粗糙;說話要規矩,切忌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