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職場大盤點,薪情各不同(1 / 3)

20年前,許多人在不同的財務室卻是領取同樣多的工資,在不同的糧店卻是買同樣多的大米。然而,20年後的今天,他們驚訝地發現,雖然都還是工作,還是在單位上班,但有的人每月薪水達到幾千甚至幾萬元之多,而有的卻僅僅能拿到幾百元的最低工資……隨著我國工資製度和分配製度的改革,過去統一分級劃定的工資標準被打破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職位有著極為不同的薪酬。

老張是筆者的一位朋友,他和妻子老歐以前都在縣郵電局工作。老張是郵電局業務股股長,老歐是營業員。1998年實行郵電分營,原來的郵電局一分為二,變成一個郵政局和一個電信局。由於電信局是郵電局派生出來的一個機構,規模小,業務單一,因此當時許多人都不願意分到電信局去。但根據規定,夫妻同在郵電局工作的,則郵政局和電信局一邊一個,以便平衡。老張和老歐商量了幾天,最後考慮老張發展潛力大,決定讓他到郵政局,老歐則到了電信局。

分營後不久,老張當了郵政局的副局長,老歐則還是當營業員。然而,僅僅是幾年時間,老張便發現,他和妻子在經濟收入上出現了巨大的差距。老張雖然是副局長,但每個月隻有八九百元的工資,加上職務補貼等,也隻有一千多一點。而以前比他低幾級工資的妻子老歐雖然隻是一個營業員,但每個月能拿到兩三千元,並且還有各種優厚的福利,過年過節分配的物資從大米、麵條到微波爐、熱水器都有。於是,老歐成了他們家的經濟支柱,老張那點工資,給他應付自己的花銷都有點捉襟見肘的感覺。

而尤其讓老張大感意外的是,他那剛從北京一所重點大學畢業的兒子,進入深圳一家日資企業工作。僅僅是1年時間,月薪便拿到了5000多元。

老張不無迷惑地問我:“現在的工資差別怎麼這麼大?”

其實,有這種迷惑的不隻是老張。可以說現在工作著的人都無一不感覺到,工資差別已是越來越大。以前在同一個財務室領相同工資的人,現在則由於調到不同的行業從事不同的工作而有的月薪拿到了上萬,有的則還隻有幾百元。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的薪酬可能是一個老工人的幾十倍;而同一所學校畢業的大學生,由於所在的單位不同,其薪酬收入也可能相差幾倍。隨著我國工資製度和分配製度的改革,過去統一分級劃定的工資標準被打破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職位有著極為不同的薪酬收入。

如果時光倒回去一二十年,雖然我們也靠工資生活,但很少會有人有興趣去打聽人家的工資——因為這是一個無需打聽的東西。隻要知道你的年齡、你的職務,你的工資多少便清清楚楚。如果你們是同一天參加工作,則不管是在南疆還是在塞北,也不管你是大學的教授還是殺豬的屠夫,當然也不管你所在單位的規模多大,效益如何,其工資幾乎沒有什麼差別。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中國改革開放之前的“三鐵”之中的一“鐵”——“鐵工資”。

然而,在今天的社會,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職業、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職務,其工資(在本書中既有工資的概念,也有薪酬的提法,二者的區別我們在本章末有專門的解釋)差別可以達到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倍。某上市公司一位外籍副總經理年薪達到750萬元,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不少工人每個月僅僅能拿到210元的最低工資,兩者相差3000多倍!

過去,我們的工作是國家統一分配的,工資標準是國家統一製定的。該晉級時自然會有人給你晉級,該加工資時自然會有人給你加工資。

然而現在不同了,決定你工資收入的是市場,是你所處的行業,是你所從事的職業,是你所擔負的職位。如果你想擁有一份收入高、待遇好的工作,你就必須了解整個職場的薪資行情,看哪個行業發展潛力大,哪個職業獲得的待遇高。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你選擇的是一個夕陽西下的行業,從事的是一個行將淘汰的職業,你又怎麼能獲得高薪收入呢?不下崗就是萬幸!

然而,要掌握當前職場的薪資行情,確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對許多公司來說,員工的薪酬通常屬於“一級機密”,彼此之間都不太清楚。尤其是一些外企公司,對此更為神秘。當新員工進入某些外企公司時,大都會拿到一份員工守則,其中有一條就是這麼寫的:“不要把自己的薪水隨便泄露給他人,也不要去打聽別人的薪水。”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隻能一籌莫展,無能為力。雖然我國至今尚無一家專門的機構來發布全麵、權威的薪資行情,但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渠道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麵了解薪資行情。況且,目前有許多人才網站、地方人才市場或其他機構組織都作了大量的薪資調查與薪資分析。雖然這些調查與分析受規模、地域、行業等因素的限製,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準確性和代表性,但它卻能從不同的側麵反映當前的基本薪資狀況及其發展趨勢。

本書就是綜合各個方麵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從中探悉職場薪資行情的現狀,推測薪資行情的發展趨勢,給廣大讀者求職擇業提供依據。

一、你的薪情,現在好嗎

整體薪酬“多雲轉睛”

中華英才網是國內權威的人力資源網站,該網站自2000年起首家推出以互聯網為數據收集平台的英才薪資指數。這是目前涉及行業、職業最多,地區範圍最廣的網上薪資調查。4年來,中華英才網推出的包括行業指數、城市指數、學曆指數以及工作經驗指數在內的英才薪資指數因其權威性和時效性方便了大家分別從不同角度了解目前的職場薪資行情,成為眾多英才了解自身薪資定位的重要參考指標,被譽為“全國網民薪資晴雨表”。

英才薪資指數每半年發布一期。2004年8月4日,中華英才網發布了反映2004年上半年薪資行情的第9期英才薪資指數報告。通過對年薪收入位於99%分位點以下的人進行均值分析,在上期(第8期)調查中,大陸薪資均值為35333元;而在本期(第9期)薪資調查中,大陸薪資均值為35555元,二者基本持平,這意味著,2003年下半年薪資大幅下跌的狀況在2004年上半年得到好轉,總體薪資止跌回穩。從中華英才網連續9次調查的結果中,便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可喜的趨勢。

但是,我們同樣可以看到,目前我國就業狀況並不理想,人們的收入增長非常緩慢,整體薪酬水平普遍不高。其分布狀況如下:

10%的人年收入不超過12000元;

25%的人年收入不超過16800元;

50%的人年收入不超過25500元;

75%的人年收入不超過44000元;

90%的人年收入不超過72000元;

95%的人年收入不超過96000元。

需要說明的是,英才薪資指數是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以及東莞等全國大中城市經常上網者為主要對象的調查報告,並不能完全反映全國所有行業與所有職業的整體薪資狀況,尤其不能反映經濟落後地區普通員工的薪資狀況。因此,我們在分析薪資行情時,要結合多方麵的調查數據與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與評估。後麵我們介紹的來自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以及統計部門的資料,就與英才薪資指數有一定的區別。不過,英才薪資指數可取的是其資料來源於廣大網民,調查的麵比較廣,可信性也比較高,加上進行了一些邏輯處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網民(主要是白領)的薪情變化,能從一個側麵反映薪資行情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們將其列為重點介紹和重點分析的內容。

熱門職業不斷洗牌,電信行業雄霸頭把交椅

在中華英才網已經公布的9期英才薪資指數報告中,電信行業在參加的8次排行中奪得七連冠,隻在第二次報告中屈居第2。這一方麵突出反映了近幾年我國電信行業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麵也顯示電信行業由於其獨有的壟斷地位,導致其薪酬收入穩居頭把交椅。

調查顯示,2004年電信行業依然是我國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電信行業的年薪均值達到了48958,雄踞各行業的榜首,高出排在第2位的醫療設備行業將近10%,但與2003年下半年的年薪均值55770元相比,減少了6812元。

排在第二位的依然為醫療設備,年薪達到了45204元,較上期下降了1000元,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煙草等)和金融業分別居第3、4位;年薪均值都超過了42000元。計算機行業名列第9,年薪均值為38115元;政府、公共事業依然排在最後,年薪均值為23775元(見表1)。

上海灘成為人才新磁場

上海經濟自1992年以來連續11年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尤其是世博會的申辦成功更是鼓舞士氣。此外,一些大型跨國公司相繼將自己的業務總部或研發中心遷往上海也加大了上海對於相關人才的需求。大量事實已經證明,經濟發展內外兼修的上海已經逐步成為繼深圳之後的人才新磁場。在第6期的英才城市指數排名裏,上海的年薪均值首次超過了深圳而位居全國各大城市之首,達到了49180元,比深圳的47943元高出了1237元。根據中華英才網公布的第7、8、9期薪資數據,2003年至2004年上海蟬聯“英才薪資最高城市”桂冠,顯示出上海仍然處於一個良好的增長軌道。2004年上半年年薪均值達到47634元。

北京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躍居第2位,2004年上半年的年薪均值達到44626元;廣州與2003年下半年相比上升一位,名列第3;而深圳下滑到第4。外語和高學曆是“高薪通行證”

較高的外語水平將大大增加個人的競爭力。從第九期英才薪資指數看,外語水平仍對個人的薪資有較大的影響。接受的調查者中,達到“熟練”的平均年薪為53151元,超過“中等”者16000元。從這裏可以看出,外語能力是名副其實的“高薪通行證”。

還有一個普遍的趨勢是,個人的薪資水平隨著學曆的增高而增長。碩士以下的調查者中,高級學曆的年薪均值比低一級別的學曆要高1萬元左右(例如“大專”與“大專以下”的對比)。

然而,在高學曆人群中,從2003年上半年開始,博士的年薪持續低於碩士。這說明社會經濟,特別是以商業經濟為主的經濟,對於學術性專門人才的需求有所下降。這一現象的出現也說明企業在用人機製上注重效益,不盲目求高,國內管理機製正邁入成熟。

MBA學曆的年薪依然位於排行榜的首位,但他們和碩士們的差距已經減小;在年薪中位數方麵甚至低於碩士。

另外,在統計數據中,我們也很明顯地看到:隨著年齡和工作經驗的增長,薪資水平也層層拔高。其中以31歲到45歲年齡段的參加調查者的薪資最為突出,其年薪均值均超過了55000元。在這段人生事業的黃金期中,又猶以36歲到45歲的年齡為事業巔峰,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參加調查者,他們的年薪均值超過57000元。20歲以下年齡段的薪資水平最低,年薪均值隻有13592元,而年齡段之間增幅最大的是21~25與26~30歲的階段,後一階段的薪資水平比前一階段增加了約60%以上。而在46歲之後,薪資水平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相當高的水準。

不同性別的平均年薪水平也有所不同。在第九期英才薪資指數中,男性的年薪均值為39679元,明顯高於女性的年薪均值的29825元,兩者差異顯著(置信度為99%)。

二、金窩銀窩,哪兒是賺錢的好窩

東南西北差別大

從第9期英才薪資指數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前7名中除北京外,其他均為東南部沿海城市,而薪金最低的幾個城市基本上都集中在西部和西北部。南北部、東西部的薪金差距極其明顯:從平均年薪看,深圳是呼和浩特的4倍;上海為西寧的3倍。

據各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發布的統計資料,2003年甘肅省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為12307元,陝西省為11461元,寧夏回族自治區為13056元。而杭州為21314元,北京是25312元,上海是22160元。其差別之大,顯而易見。

在國際上,薪資調查行業一般根據職位經濟活動、管理範圍的大小以及企業市場開發的程度,把所有的工作崗位分為21級,18到21級被稱為Top

Management,相當於最負盛名的國際性跨國公司總裁,接下來16~17級和12~15級分別是Senior       Management和Middle

Management,這兩個級別都屬於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位居其後的10~11級屬於助理型的初級管理人員,之後9個級別則主要是基層的工程師和技工。一般說來最高級必須是全球覆蓋的跨國性公司總裁,並且在營業額方麵有很高的要求。按照這種分類標準,國內最高的級別也就是18~19級。

據惠悅薪資谘詢公司2001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城市就高科技行業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17級,北京地區高居榜首,年薪超過65萬,上海、廣州接近58萬,深圳在37萬元左右;16級,北京地區的年薪高達58萬,上海、廣州50萬,深圳隻有30萬;12級,北京24萬,上海、廣州20萬,深圳16萬;10級在北京年薪約17萬,上海、廣州13萬,深圳10萬;第8級北京13萬,上海、廣州11萬,深圳跌破10萬,低至9萬。到6級這個級別以後,3個城市差距明顯縮小,北京8萬,上海、廣州6萬~7萬,深圳5萬,到1級時,四地持平,都是3萬元。惠悅負責人指出,高科技領域在收入方麵是屬於中等偏高的,在其他行業,薪資會普遍略低一些,但規律是共同的。

到了2002年,惠悅薪資谘詢公司同樣選擇高科技領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薪資標準在這4個城市均有了高速增長,其中在上海表現最為突出,以13.8%的高增長率迅速遞增,已經和北京難分上下。而廣州、深圳則發展較慢,這主要和地域的經濟特征有關。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高科技的集中地區,而在廣州、深圳主要拉動經濟增長的是第三產業以及一部分的電子通訊業,高科技不是主流。

上海四大職位好掙錢

2004年3月,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布: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發展,2003年該市職工年平均工資22160元,比上年增長13.8%,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不同性質的企業,年薪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外企的薪資水平列各類企業的榜首,年薪均值達到了54835元。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排在最後兩位,年薪均值都小於33000元,但也大大超過全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