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裏回蕩著老師的聲音,不過大家這一次並沒有因為老師的批評而低頭,一個個坐直了身子,像講桌上滴水觀音新長出的葉片,生機勃勃。
“這十幾天,我隻不過有意叫‘護花使者’多澆了點水,花就變成這個樣子,而你們,喝水吃飯依舊,卻還沉浸在悲傷中?”
一雙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望著老師,教室裏安靜極了。
“人生必定會遇到挫折,但問題是我們要能從挫折中吸取更多的養料,讓更加豐富的經驗養料使自己成長得更加壯碩。你們看,斷了的枝條不能再活,而留下的根卻能重生。”她舉著那幾片枯葉說,“已經過去的就像這斷了的枝條,隻能連著枯萎的葉片,而這土中的斷根,才能連著我們美好的未來。挫折算什麼,隻要理想的根還在,就會在人生的樹上長出葉子開出花朵。”
那節課後,大家都親切地叫她滴水觀音老師。這是一個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呀,正是這個充滿智慧的觀音,用一滴聖水,激活了幾十個人的精彩人生。
授人以欲
/劉克升/
有位工人師傅,在工廠裏幹鉚工,工資不多,也就800元多一點兒。
妻子下崗後,他自己買了台小型豆汁機,在鬧市街頭給人家磨豆汁,一天也就掙個十塊、八塊的。夫妻倆沒錢買樓房,帶著女兒住在簡易的、低矮的破瓦房裏。他們省吃儉用,一個月的收入,勉強能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他們一家人,過的可以說是典型的清苦的小市民的生活。
離他們家不遠處,剛建成了一家文具超市。每個星期天,這位工人師傅都要領著他們的小女兒,到這家文具超市裏去轉一圈。文具超市裏的文具琳琅滿目,非常精美,而且價格也不菲。女兒站在文具架前,愛不釋手地撫摸著那些誘人的文具,臉上總是露出了非常羨慕、渴望的神情。
這位工人師傅帶女兒來文具超市的頭幾次,售貨員以為他們在為購買哪款文具而猶豫不定、取舍不決。但是,當她靠近這父女倆,熱情地向他們講解、推薦某一款的文具時,父女倆總是微笑著,不置可否。售貨員對他們的行為深感困惑,隨後搖搖頭走開了,索性任由他們在那裏觀看。
自從這家文具超市開業幾個月以來,這位工人師傅說不清帶著女兒到這裏來過多少次了。可是,在這家超市裏,他從來沒有為女兒買過一樣文具。
離他們家不遠處,還有一家本市最豪華的星級大酒店。無獨有偶。這位工人師傅,也是經常帶著他的女兒到大酒店裏去玩耍。在這家大酒店的門廳裏,他的女兒特別喜歡去坐那些寬大的沙發,小心翼翼地去感受它們的柔軟、舒適與華貴。有時候,她還非常喜歡趴在沙發扶手上,專心致誌地觀看那些服務生熱情地招呼客人,為客人們提供各種周到的服務;或者觀看服務生靠在櫃台上,一絲不苟地磨咖啡。
有一次,一名服務生終於忍不住了,好奇而又友善地問這位工人師傅:“不消費為何總帶女兒來這裏?”工人師傅笑了笑,憨厚地說:“你問得很好,我們雖然沒錢在這裏消費,但是,我們想給孩子一個希望,想讓孩子知道世上有那麼多的美好和富足等著自己去努力,去追求……”
那一刻,服務生的心窩裏溢滿了溫暖,眼睛禁不住地濕潤了。她為這位工人師傅教育孩子的獨具匠心所感動,更為眼前這個正在健康、茁壯、幸福成長的孩子而感到慶幸、鼓舞。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讀了這位工人師傅和他女兒的故事後,這句俗語的外延應當有所擴展: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
當然了,這裏所說的“欲”,並非貪欲,而是指的一個人所應具有的開闊眼界和永不衰竭的進取心。不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一旦缺少了這種正常的“欲”,人生的一切將無所依附、無從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