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田的稻田全部收割,數據也統計了出來。
作物的產量增加的最少也有百分之二十,多的,甚至有翻了一倍的產量。
這些數據都是要上報京城的,剛好村子裏的人們都有赴京趕考,再加上蘇沐有個京城的約定。
周家人打算一家人都去京城裏麵長長見識。
大柳樹村不少人家都富裕了,陪同自己的孩子進京趕考的家長也不在少數。
所以從整個大柳樹村要去進城的隊伍十分壯大,知道的是這一個村子送孩子進京趕考,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集體移民了。
浩浩蕩蕩的隊伍向京城走去。
巡邏隊的人村子裏留了一半,另一半護送著村民們。
除了巡邏隊的人,河源縣也派出了一隊官差,護送著實驗田的糧食,一路回到京城。
京城門外。
“哇,娘,這就是京城啊,看起來果然比我們大柳樹村要好不少,這城牆都要更高更大。”周承信發出一聲讚歎。
蘇沐點了點頭:“那是肯定的,不然怎麼能叫京城呢?畢竟是咱們大夏國的首都。”
京城門外,有許多的百姓排著隊等著進城。
他們這一隊人嘛,要是在別處還能引起眾人的注意,但是對於經常在京城呆著的這些人來說,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一行人老老實實的排在了隊尾,等待了起來。
隨著隊伍的推進,大柳樹村的村民們逐漸靠近城牆,也看到了站在門外的那些官兵們。
他們都身披鎧甲,手持利器,看起來就十分的威嚴。
周老三盯著人家那一身裝備,瞧了好一會兒:“他們這一身,咱們大柳樹村的可比不上。”
“是啊,要是咱們村子裏的巡邏隊也能弄上這些裝備就好了,但是想想也不可能。”周老四接話。
金屬在古代屬於十分重要的資源,大柳樹村的藤甲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巡邏隊的都穿上了,確實十分輕便,也能夠抵擋刀槍。
比起其他的人來說確實是好上了不少,但是在麵對真正的鎧甲麵前,自然也會羨慕。
輪到他們檢查了,官兵們兩把大刀攔住城門,一人發問。
“你們是從哪裏來的?有沒有路引?要去幹嘛?”
蘇沐下了馬車,上前交涉:“二位大人我們是從大柳樹村來的,除了送一群學子上京趕考之外,還帶了我們那邊實驗田的糧食。”
“這是我們的路引,還有公孫長文大人給我們帶來的信物。”
官差聽著這一大段對話,皺起了眉頭。
公孫長文?
這人不就是他們的太子嗎?太子的名頭,可是這些人可以隨便亂叫的。
剛才接過了他們的路引看了起來,確實是沒什麼問題。
又接過了他說的信物,越想越不對勁。
這個玉佩,好像是他們太子常年陪在身邊的,怎麼會出現在這一個人的手上?
就在這個官差準備開口的時候,突然有一個看起來像是長官的男人,注意到了這邊的動靜,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