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雪峰烏骨雞的養殖現狀(1 / 2)

與發展趨勢雪峰烏骨雞是湖南省唯一的、國內著名的烏骨雞品種,因主產於懷化雪峰山區而得名。具有烏皮、烏肉、烏骨、烏喙、烏腳“五烏”特征,體形中等,屬藥肉兼用型地方良種雞。該雞肉質細嫩,具有獨特的清香和食療健補功能,在明代被列入《藥典》,素有“藥雞”之稱,聞名全國。

一、雪峰烏骨雞的生物學特性及生長發育(一)雪峰烏骨雞品種的形成

主要是產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動植物飼料資源豐富,為農家發展養雞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加之產區主要是在偏僻的山區,交通不便,農家曆來自繁自養,這種長期的地理封閉和自群繁育使得該品種保持了較純的血緣。且當地群眾又習慣於將該雞配藥蒸吃,用以滋補身體,因此,雪峰烏骨雞得以繁衍至今。

(二)雪峰烏骨雞的特征

1體形外貌

體形中等,體質結實,片羽,羽毛富有光澤,緊貼於體,身軀稍長,呈月牙形,頭大小適中,眼睛明亮有神。其特征是烏皮、烏肉、烏骨、烏喙、烏腳。單冠,6~8齒,冠髯為紫紅色,耳葉紫綠色(成年雞逐步退化),虹彩棕色。腳趾為4趾,脛細,中長,多無脛羽。毛色有全白、全黑和黃麻色3種(比例為31%、20%和49%)。公雞冠大直立,體態雄壯,背較長而平直;尾羽發達,成熟後尾羽上翹呈扇形。母雞體稍小而清秀,腹部下垂、柔軟而富彈性。

2解剖特征

肉和骨為烏黑色,脂肪略帶紫色,血為紫紅色。肌胃、肝、脾、心髒等內髒、漿膜和腸係膜均為黑褐色。

(三)雪峰烏骨雞的生活習性及生產性能

雪峰烏骨雞幼齡發育期喜幹燥的環境,較其他雞種發育遲緩,雜食性,耐粗飼,采食力強。成雞以農家分散飼養、放養為主,適當補飼,能較多地利用青綠飼料。

生產性能:成年公雞平均體重1846.5±157.3克,母雞1589.3±142.7克,3月齡公雞平均體重1013.8±68.3克,母雞932.6±94.8克,料肉比平均為3.46∶1。100日齡公雞半淨膛率為86.67%,全淨膛率為73.56%;母雞半淨膛率為85.36%,全淨膛率為73.76%。

繁殖性能:性成熟較早,公雞90~110日齡開啼,120日齡可用於配種。母雞開產日齡為150~160天,年產蛋105~130枚,平均蛋重46.52克;蛋形橢圓,蛋殼顏色多為淡棕黃色,也有白色和少量的草綠色。蛋形指數為1.33,蛋殼厚0.34毫米。內容物與蛋殼組成比例:蛋白占56.05%,蛋黃占33.95%,蛋殼占10%。公母雞繁殖配比為1∶(1~14)。母雞就巢性強,每產蛋20枚左右,就出現就巢行為,每次就巢時間15~21天。種蛋平均受精率為88%~94%,孵化率86.2%~93.6%,出雛率86%~94%。

(四)雪峰烏骨雞的產地與分布

雪峰烏骨雞屬於烏綱雞形目雉科動物,於20世紀80年代初縣級農業區劃資源調查中被挖掘,通過選育,2002年5月經湖南省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認定為湖南省優質藥肉兼用地方品種,並頒發了新品種證書。中心產區在湖南懷化的洪江市和洪江區,分布在芷江、靖州、會同、辰溪、鶴城、中方、漵浦等縣(市、區)。為了加快雪峰烏骨雞的推廣,1998年洪江區建立了第一個省級雪峰烏骨雞原種場,截至2007年共有祖代種雞1萬套,選育核心群2000套,父母代種雞5萬套,有較先進的孵化機設備20台,年可生產商品雞苗500萬羽。2001年,組建了湖南洪江嵩雲禽業有限公司,並以公司為龍頭成立了洪江家禽協會,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專家+科技示範大戶等運行模式,發展養雞會員2000多個,為促進家禽業生產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雪峰烏骨雞的主要類型

按照體形大小和生長速度的不同,可將雪峰烏骨雞大致劃分為優質型和快大型2個類型。

(一)優質型

也稱慢速型、高檔型。優質型的雪峰烏骨雞以原種為主,基本上不含或很少含有引進品種的血緣。其中一類是未經選育的地方土雞,體形、外貌、毛色很不一致,生長速度很慢。另一類是經過品種選育,生產性能有一定提高的優質地方雞種或類似的配套係,體形外貌一致。一般來說,此類型的公雞90日齡上市,體重1300±643克,母雞90日齡上市,體重1150±575克,料肉比為346∶1。成年公雞平均體重1846克,母雞1589克,母雞年產蛋110枚左右,體形較小,結構緊湊,腳細骨細。飼養方式以放養為主,肉質特別鮮美、爽滑和芳香。在雪峰山區農村,常常采取山地、果園放養方式至120~150日齡即上市,此類型的雞肉質好,售價高,且往往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