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獨坐書桌前,寫著一些不知重複了多少遍的字,拚拚湊湊,述說著前世今生一些將明不明的事。
(字裏行間如夢如幻,似假似真,直叫我柔腸寸斷,少年白頭。為何叫我知曉前世今生,莫如去做牛做馬,不思不想,有道是不知者無畏,而得以安渡餘生,可歎上天不公,讓我知曉前世今生,心生畏懼,隻得偷度今生,無想無求;但心終難平,夜夜夢回,無法入眠。細思量,恍然,固錄於文章,盼有緣人讀我文章,悟通個中天機,不枉我來此世上。怕隻怕,讀後又多畏懼者,多冒然行事者,可歎難為左右,罷了罷了,一切隨緣。泣上。)
(如果你是一個善良的人,請看本書,它會教你如何善良的活著,如果你是一個邪惡的人,請看本書,它會教你如何邪惡的活著,如果你是一個…的人,請看本書,它會教你如何…的活著,如果你是一個活著的人,請看本書,它會教你如何永久的活著。本書為你展現現在與未來可能是真實的人文,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如有按本書內容做者,可能成為事實。書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一些全新課題,希望讀者在日常應用中注意,因為有些屬作者所有,特此聲明。)
一宇宙的誕生與滅亡
恒古以前,沒有宇宙,沒有空間和時間,虛一片,無一物,似永恒虛,如永恒無,虛無恒古至永恒。
在150億年到200億年前,一種醞釀了不知道多久的正反兩種脈動在瞬間同時爆發(在爆發之前到底存在著什麼?以後會講到的),以一種我們難以想象的速度擴張,此時時間和空間同時產生,由於不知名原因(以後看眾就會明白是什麼原因),正脈動波停止了擴展,由與正脈動波的作用,正脈動波經過的地方,最基本的宇宙能量剝離顯露了出來(為什麼不是奇點爆發,而是一種波,它所經之處,能量均衡的顯現,脈動波經過的地方,宇宙能量剝離顯露,其密度均勻,這在以後會講到),巨大的宇宙空間裏隻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當時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係達到平衡。
另一反脈動爆發時,這次的爆發同樣顯露出一種最基本的能量,但不是正脈動波顯露出的那種,是我們現在稱之為暗的物質和能量,反脈動波沒有停止向外擴展,由於正脈動波停止了擴展,二種重疊脈動波的特性沒有了,第二次擴展沒有剝離出第一次最基本的宇宙能量,隻是顯現暗的物質和能量,致使整個正宇宙空間隨著反脈動波的擴展,整體急劇擴張(整個正宇宙空間擴張很奇怪,正宇宙空間內所有能量物質與能量物質之間的擴張距離相當,呈現三維立體狀態),溫度很快下降。溫度下降後,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麼發生衰變,要麼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
隨著宇宙急劇擴張,宇宙的溫度已經大幅降低(約3000度),這就為亞原子形成氫原子創造了條件,初生宇宙的空間充斥著極強的高能輻射,熾熱驚人,原生物質氫核和氦核均勻分布在整個太空,它們之間的引力微弱,遠不足以克服巨大的擴散壓力和輻射壓,因此無法凝聚成團。
由於宇宙的持續膨脹導致大量的氫原子溫度降低,並最終凝結成了低溫的絮狀物,由氣態氫分子凝結而成的固體絮狀物分布在整個宇宙,就象宇宙中布滿雪花一樣,那個時候還沒有光線存在,整個太空中仍是一片漆黑,因為“氫雪”的形成增強了氫元素吸收宇宙射線的能力,相應的,這也導致其自身溫度不斷升高。
“氫雪”個體自身溫度的差異,導致了它們之間引力的不同,在大引力“氫雪”的作用下漸漸形成了一個個物質密度較大的地區,並繼續向中心收縮,原始星雲就這樣形成了。在宇宙誕生1000萬年以後,由氫氦兩種元素構成的巨大原始星雲彌漫著太空,雖然非常稀薄,卻表明宇宙物質不再處於均勻分布的狀態,這時的宇宙中到處都出現了成片的原始星雲,大小不一,有的達幾千萬光年大小。
宇宙中最初形成星係的時間大約是大爆發後十億年,原始星雲在引力的作用下繼續向中心聚集,整個星雲最終演化成星係,恒星是宇宙物質凝聚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起源於星係區域物質較密集的部分,由於自身的引力較強,就會使物質聚集得更快,溫度也上升更快,旋轉得更快,這一過程逐漸加劇,當某一區域的中心溫度上升到約1000萬k時,就會引發熱反應,向外發放輻射,恒星的生命曆程便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