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曉行夜宿,又經過多日,隻見前方一片高台樓閣,巍蛾聳立,氣宇非凡。師徒四人曆盡十四載風雨,今天不覺已到靈山腳下。山門前,玉真觀的金頂大仙早已等候多時。見天色已晚,唐僧等人便在玉真觀歇息。大仙命人看茶擺齋,盛情款待。
次日一早,大仙送唐僧師徒自觀宇中堂穿出,來到後門。大仙指著靈山道:“聖僧,你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的,就是靈鷲高峰,佛祖之聖境。”唐僧等人便拜別大仙繼續前行。
悟空引著唐僧等人緩步登上靈山,走了五六裏,見了一道活水,名為“淩雲渡”。那河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裏寬,四無人跡。唐僧犯難,不知如何渡河。就在此時,接引佛祖撐來無底船給師徒們擺了渡。
唐僧站在船上,回頭見岸邊留下了自己的屍體,不禁大驚失色。但徒弟們都向他拍手恭喜,原來經過這一渡,唐僧終於脫了凡胎肉身。
四人如今個個身輕體快,不久就步上靈山,來到雷音古刹。隻見那無數寶閣珍樓霞光彌漫,仙霧縹緲,果然是佛家聖境。四人進入大雄寶殿,對如來倒身下拜。拜罷,又向左右再拜。隨後四人又向佛祖長跪,將通關文牒奉上,如來一一看了,還遞給唐僧。
唐僧奏道:“弟子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遙至寶山,拜求真經,以普渡眾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賜回國。”
如來說道:“我今有經三藏,共計三十五部,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天下四大部洲的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不記載。”隨後如來吩咐阿儺、伽葉兩位尊者到珍樓之下,打開寶閣,將三藏經中各撿幾卷交給唐僧。
二尊者即奉佛旨,將師徒四人領至樓下,阿儺、伽葉引唐僧看遍經名。傳經時,阿儺、伽葉向唐僧討要好處,見他拿不出禮物,便傳了他無字經。唐僧師徒不知情,隻把經書一卷卷收在包裏,馱在馬上,又捆了兩擔,讓八戒、沙僧挑著。之後唐僧四人回到寶座前叩頭拜謝如來,然後出門東行。
卻說寶閣上的燃燈古佛把一切都看在眼裏,知道阿儺、伽葉有意刁難,便吩咐白雄尊者駕狂風趕上東去的唐僧,把那無字經奪了,讓他來取有字真經。
唐僧等人正在路上走著,忽見半空中伸下一隻手來,輕輕搶去了馬馱的經書,悟空急追如飛。白雄尊者見他就要趕上,便將經包摔下,用陣陣香風吹散了經書。悟空、八戒等人趕緊去拾散經,沙僧接過經書打開一看,卻頁頁都是白紙,沒有半點字跡。師徒急忙又回去見如來。
佛祖聽了悟空的訴說,微微一笑,隻說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唐僧隻得把紫金缽盂送給阿儺和伽葉,那二人才傳了有字真經。悟空、八戒等人接一卷看一卷,見都是有字的,這才放心收好。
這一次共傳了五千零四十八卷,恰好是一藏之數。四人把經書收拾齊整放在馬背上,剩下的還裝了一擔讓八戒挑著,沙僧則挑著行李。隨後四人再向如來拜謝,如來又派八大金剛護送他四人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