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也稱作鬼節,佛教則稱之為盂蘭盆節。
據說在這一天,陰間的所有的鬼都會被放出來,來接收尚在人間的親人們燒給它們的錢財和物品。
在陰陽大師和修行者的眼中,整個七月都是一年當中陰氣最為旺盛的月份,尤以七月十五這一天最甚。八字稍弱的,先天五行偏陰者,撞鬼,被鬼魅所迷就司空見慣了。
我叫唐彧,出生在東北的一個不知名的小縣城,現在和父母在燕京市的北郊河漕村開一家特色郊區農家院,日子過得還算安逸。
對於七月十五這一天,河漕村當地的村民都非常重視,這裏還沿襲著村中大家族掌權的製度,每年的七月十五,由族長(當然也是當地的村長)統一祭拜天地,然後再統領族人統一去村西的宗族墳場給祖先和去世的親人燒祭錢物。
河漕村是個百年古村,旅遊資源很豐富,所以經過百年的變遷,外遷戶也占有了一定的比例,至於外遷戶,村裏並沒有規定一個統一的地點來供這些人七月十五給已逝之人燒祭物品錢物,所以每年的七月十五,一到晚上六點開始到,就開始在村中的山道上圈地燒紙了。
我的父母可都是地地道道的經商人,堅定的無神論者,對什麼鬼節,一點不屑,記得十幾年前,還會給我死去的外婆和外公燒燒紙,這幾年可能是因為生意太忙的原因,連燒紙都免了。
現在村中的掌權者依舊是村裏最大的氏族,逢氏,現在的村長叫逢連河,在村中頗有威望,已經連任兩任村長。和老媽的關係不錯。俗話說自古官商不分家,我們的農家院從最初的農家小院發展成了如今的旅遊度假村,也為這逢村長帶來了很多政績,他能連任兩屆村長,和老媽的關係網絡不無關係。所以我們也成了在村中外遷戶當中跟逢氏一族的關係處的最好的一戶了。
逢連河有個侄女,名叫逢曉娟,剛剛二十一歲,今天正好是這丫頭的生日。逢連河一來慶祝自己連任,二來為侄女慶生,所以在我們的度假村裏招待了一些親戚朋友,有三十來人,搞的好不熱鬧。
我這個人喜歡靜,對於外場場麵十分不喜歡上前。所以雖然家裏開的度假村這樣的產業,但我隻是做了一個網絡部的經理,平時也就管管度假村中的電腦,或者發一些招攬客人的帖子。至於客人來了,一聲吩咐下去,就有轉職的迎賓部去全權接管了。
其實今天的這場宴席,也別有一番寓意的,倘若兩個氏族或世家關係發展到一定程度,自古以來,都要進一步發展,怎麼進一步發展呢?聯姻就是最好的一方法,因此不論古代帝王貴族,世家,還是現在的商戰,都離不開聯姻來鞏固兩家的關係,美其名曰叫聯姻,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政治婚姻。
可惜的是,逢連河的兩個孩子,都是兒子,也都剛剛兩歲多,他自己是沒法跟我們家聯姻了。但他倒是有個大哥,他大哥有個侄女,就是逢曉娟,跟我的年紀差不多,也夠了法定結婚年齡,所以就竄了著打起了逢唐兩家在河槽村聯姻的主意了。
對於這個逢曉娟,我是不想多說什麼,這丫頭是村中有名的黑煞神,估計是包公後人的什麼遠房親戚,黑的不一般啊。就算把粉底抹二尺厚,也無法掩蓋這一身黝黑的肌膚。
而且,七月十五出生的人,自古以來就有說道,往往以大惡之人居多。雖然看不出逢曉娟的性格,但是在村中有個關於她的動人傳說。
據說,那還是在逢曉娟上中學時的事,她和幾個同學暑假在家,家裏正在鬧老鼠,忽然間家裏有隻身長就十厘米的大老鼠在家裏竄來竄去,幾個女同學都嚇得要死,嗷嗷叫喊,隻有逢曉娟臨危不懼,在院中抽出一把鐵鍬,一鍬拍死了肆無忌憚的老鼠。據說當時老鼠血濺五步,噴了逢曉娟一身,她跟沒事人一樣,清理“案發”現場。隨後還拿著那隻老鼠的死屍在同學麵前炫耀。從此逢曉娟便由原來的“黑小妹”得了個“黑煞神”的稱號。
雖然從一隻小小的老鼠開始,但後來已經發展到什麼殺雞,殺鴨,殺鵝,她可以全部一手包辦,開膛破肚,不在話下。
其實老媽早就看出了逢連河的心思,隻不過不好意思當麵拒絕,因為我們唐家想找的可不是劊子手,不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起碼也要有能撐起大場麵,這丫頭自入席以來,除了悶頭吃飯,就是跟著她叔叔在一旁傻笑,搞的老媽唉聲歎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