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未來22世紀的拜占庭和西伯利亞聯邦;(2 / 3)

俄羅斯曆史上的成敗,都可以說”成了東正教,敗也東正教“。東正教的拜占庭政治傳統,讓俄羅斯具備了舉國體製,短期如興奮劑一般的成就感,但是卻以壓抑國內經濟和技術要素增長為代價。因此俄羅斯與拜占庭一樣,整個社會缺乏內生的動力,但具備對西方技術的崇拜,通過引進西方的技術,尋求對國民和被控製的東方少數民族的壓榨。拜占庭東正教的政治傳統,讓拜占庭在仍然強盛的表象下,內裏漸漸朽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對拜占庭最恰當的描述,也是對俄羅斯最精準的素描。政治代價就是,拜占庭與俄羅斯一樣,漸漸地因為國力和財政的枯朽,即便是堅強耐受的人民也受不了的國內衰敗,內中壓力,因為延續帝國的政治本能,——東正教的拜占庭政治模式,因此而存在,——造成了帝國漸漸退縮的邊界。直到拜占庭最後退縮到君士坦丁堡的孤城之中!拜占庭滅亡後,拜占庭皇帝的侄女在東正教大主教的做媒嫁給伊丹雷四世,將皇權戒指傳到仰慕拜占庭-羅馬傳統的沙皇手中,東正教衰亡的曆史,就開始了下一輪回。

拜占庭缺乏可以利用西方技術優勢以奴役的東方民族,它的東方是當時可怕的奧斯曼土耳其人。俄羅斯之幸是有著金帳汗國留下的馴服民族,其中包括同樣信仰著東正教的烏克蘭~還可以向東繼承蒙古人統治的遊牧民族地區,廣闊的西伯利亞的出產,提供了俄羅斯彌補國力虧損的外泡。俄羅斯從沙皇開始,就是一個轉賣西伯利亞的資源,采購西方軍事技術,在俄羅斯舉國體製的龐大低劣中,生產出龐大而低劣的無用武器。這一幕的巔峰就是貧困,但因為充斥著龐大低劣的過時武器而謂之強大的蘇聯時代。蘇聯時期擁有比沙皇更多的低劣武器,卻少了沙皇尚能自給有餘(向德國出口)的農產品和基本工業品。結果是沙皇是出口西伯利亞的資源買武器,蘇聯及其繼承者俄羅斯聯邦,卻是同樣出口西伯利亞的的資源,換取西方出口的糧食和基本工業品!區別隻不過是沙皇從西伯利亞采集的是黃金和毛皮,蘇聯從西伯利亞采集的是石油和黃金,俄羅斯聯邦采集的是石油和天然氣。相反,沙皇俄國進口自衛用的武器花不了幾個錢,俄羅斯和蘇聯進口食品和基礎工業品,卻是坐吃山空!蘇聯因此而最終在裏根新政後的油價下跌中,因為破產而滅亡。幾乎同樣經濟模式的俄羅斯聯邦,盡管能源出口少養了一半人,難道就能幸免於難?

俄羅斯聯邦盡管在名義上拋棄了馬克思主義的蘇聯,但卻仍然保留了東正教拜占庭在政治經濟上的大部分傳統,也就不可避免地繼續於拜占庭衰亡的曆史的重複。21世紀,俄羅斯在石油高價時期,仿佛複興的普京時代,事後看來,就象是赫克裏斯王朝在拜占庭的回光反照。俄羅斯衰落的國力,過多地關注於東方對西伯利亞的威脅,而更直接的威脅來自於它的西部邊界,倒向並不先進的天主教社會,烏克蘭隻不過是多米諾骨牌的一部分。盡管烏克蘭也是東正教,但東正教的專製傳統,本身就將烏克蘭置於被迫反抗、尋求獨立的地位,這也是拜占庭為什麼步步衰亡的原因。俄羅斯與美國市場經濟的距離,也最終反映為,東歐天主教國家,稍為良好的經濟狀況,對俄羅斯傳統更具毀滅性的“軟攻勢”。白俄羅斯也隨後脫離俄羅斯,然後是伏爾加河……。

如果俄羅斯不能象沙皇帝國那樣,通過征服東方,獲取彌補帝國虧損的征服者紅利,——俄羅斯因此將奪自中國的海參崴,稱為“征服東方,符拉迪沃斯托克”,而21世紀也隻剩下中國一個目標了,但它似乎比衰亡中的俄羅斯,顯得更為強大;何況還有日本?——那麼,俄羅斯唯一的政策方案,就是將西伯利亞出讓給美國,出讓給日本,最終出讓給中國。美國對於俄羅斯的兜售興趣不多,最後才勉為其難地收購了鄂畢河以東的,成為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部分。日本用高得多的價錢,收購了庫頁島和堪察加半島。但仍比中國收購的西阿穆爾便宜。中國對於濱海省和阿穆爾州更感興趣,但是濱海省寧願獨立為遠東共和國——十月革命後,他們不是已經獨立過一次了嗎?——也不願被成為中國行省中的一個。合並了東阿穆爾的遠東共和國,最終也淹沒在東方移民之中,成為俄羅斯和日本,朝鮮和中國人混居的中立國家,也是一個相對繁榮安定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