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造反,以孟達,申耽,申儀等這些人為擁護,舉兵二十萬,兵出韶關,勢如破竹,居然一舉拿下了桂陽,武陵,零陵三郡。
張越正在神都大殿,百官齊聚,探子倉惶來報,將這一消息上達天聽。
啊?怎麼可能?
這是眾大臣們的第一反應,劉封就是造反,以他的兵力和實力,實在不足以慮。這一點張越早有計較,隻是這個消息傳來,實在令人大為震驚。
從兵出韶關,到拿下三郡,居然不過二天時間,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劉封如此瘋狂?這與他平時的行事作風截然不同,難道有高人幫他?
大殿之上一片惶惶,皇太後急切地問道:“丞相,有何良策?”
眾人也紛紛望著張一凡,隻有龐統無所謂地聳聳肩,走出行例,“這種小事,就不勞丞相親自出馬,下官願意代勞。““有龐司馬願意前去平叛,自然再好不過。好!請太後下旨,張任為先峰,嚴顏為討伐大將軍,龐士元為軍師,兵馬大元帥,調兵十萬,速往桂陽迎敵。”
“不!對付劉封,五萬足夠。”龐統搖搖羽扇,一付智珠在握,胸有成竹的模樣。
張越本想勸奉一句,但是話到語邊,還是咽下了。想想龐絕畢竟是曆史上有名的名士,智比天下,自己是不是太過於小心了?
皇太後見張越不語,立刻頒發了聖旨,命龐統即日出兵。
退朝之後,張越回到相府,總覺得此事不妙。劉封這次來勢洶洶,非同小可,於是他又叫了魏延,吩咐他如此如此。
魏延領命而去,張越這才悄悄心安了許些。
第二天一早朝,神都便恢複了往日的詳和,眾大臣喜色如常。誰知早朝剛開始,又有探子來報,“司馬懿,華歆等人率軍三十萬,兵*許昌。同時在長安北麵,有匈奴軍出沒的跡象,馬超關羽張飛三位大將軍同時從三方發過軍情急報。”
朝堂之上又是一片嘩然,劉封造反,司馬懿,華歆,還有匈奴人,無疑是串通一氣,欲對後漢進行一次大的反撲。
裏應外合,果然毒辣。如果所料不差,劉封造反隻是一個幌子,真正的後著應該是司馬懿才對。
看來劉封是中了司馬懿挑撥離間之計,這才倉惶起事,因此,張越對龐統討伐劉封一事,反倒不怎麼在意了。
不過,北有馬超,關羽,張飛這樣的大將鎮守,想必無事。
張越考慮了一番,還是對徐庶道:“元直兄,這事恐怕還得你親自出馬一番,長安雖有馬超鎮守,馬超性情剛烈,勇武過人,但智謀不足。”
徐庶道:“丞相點名,莫敢不從。”
一騎快塵,徐庶率了幾各護衛,匆匆趕往長安。
第四日,桂陽方向傳來消息,龐統率大軍連破三城,一舉奪回了武陵三郡,叛軍一路向雒城方向撤退。這時成都急報,叛軍另一路人馬,打著嶺南王旗號,攻破了成都,在成都城內實施了燒殺搶掠。
為首的是一位神秘的紅衣人,手持鐵戟,頭帶黃金麵具,從不以真麵目示人。
雒城?
落鳳坡?張越突然想到這個地名,腦海裏閃過一個不詳的兆頭。
不好!快快叫龐統班師,不得從落鳳坡過。
相公?這是為何?貂蟬見張越急成此狀,不由問道。
張越搖搖頭,我也不知道,隻是有一種擔心。龐統自號鳳雛,此去雒城,落鳳坡是必經之地,隻怕情況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