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演出的每一場戲,無論是戲劇,還是雜技,更不用說曲藝專場了,都少不了醜角。他們鼻子上抹了一團白粉,雙眼上畫著誇張的黑圈兒,光光的腦袋中央留一支炮撚子獨辮,插科打諢,表情豐富,形象誇張,一出挺平淡的戲,或一出正劇,由於有了他們的表演,顯得提神,熱鬧,饒有風趣。
生旦淨末醜,醜本來是排在末位的,可是醜角在演員中的地位並不低,觀眾最容易記住的也是醜的表演,按習慣的說法,這些醜角叫“三花臉”,除“三花臉”外,還有“二花臉”,二花臉也叫二醜,他的地位比三花臉高,他有些知識,琴棋書畫都會一些,能陪公子下棋唱曲解悶,他在舞台上不光一味插科打諢,還常常向觀眾揭出主子的短來。比如,他一麵躬身向主子喊老爺,一麵又背著主子扮一回鬼臉道:這老家夥,真不是個東西。
雜技專場中更少不了戴著假鼻子,腳穿翻蓋皮鞋,動作滑稽的小醜,每每幾個正點節目後,小醜都要做出一副極笨拙的樣子,裝腔作勢出來表演一番。
曲藝藝術簡直就是二花臉三花臉藝術,不論捧哏或逗哏,自嘲或互罵,嬉笑或逗唱,整個表演過程中都加入了太多的醜角元素。
戲劇是把一個故事唱給人聽,相聲是把一件零碎抖落給人聽,雜技是把許多不可能變成可能表演給人看,過程中並沒有醜多少事,但是都離不開醜。
醜的作用是引逗,是撩撥,是調節,是渲染,是專門撓觀眾癢癢的。人們花錢看節目看戲,大都是找樂的,很少有人是專門為了受教育去看戲的。一出悲劇,哭哭啼啼,把人哭出一把辛酸淚,一點兒樂子沒有,看後反而心情沉悶,觀眾雖然也感歎劇中人的悲歡離合,但下一次他就不願再去花錢同流辛酸淚了。可是,醜在裏麵一逗樂,觀眾哈哈一笑,把煩惱忘掉了,他就覺得,花錢買這個樂子,值!
藝術上是需要醜角的,那麼生活中呢?
生活中更需要醜角。
不過生活中的醜角不需要在鼻子上做文章,不需要把鼻子塗白或塗紅,不需要刻意打扮怪異惹人發笑。但是在精神上卻是一致的,生活中的醜角和舞台上的醜角都要有臨機應變、插科打諢的本領,生活中更需要二花臉三花臉藝術,醜角們在舞台上受歡迎,在生活中同樣受歡迎,出類拔萃者,甚至還能直上青雲,被皇帝老兒寵幸,享受榮華富貴哩。
比如在生活中,有這樣一個人,盡管他低賤,品質不怎麼好,但是他特別會搞笑,走到哪裏都能帶來一片笑聲,被稱為“活寶”。他肯定會大受歡迎,人們宴請賓客,往往要專門請了他去,用他的特長活躍氣氛,使人盡興,酒宴過後,可能人們想不起設宴的東家,獨獨會對他的一個段子記憶猶新,而且廣為傳誦,奉為經典。
笑的功用有時竟和酒一樣,使人在縱情開懷中,感受到神經的戰栗和愉悅,無法言喻的放鬆和快感。引逗你去縱情大笑,則是一種藝術,醜角則是創造這種藝術的人,他也是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