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3章 忠人之事(一)(2 / 2)

李嘯雲聽秦檜在主子麵前大肆誇揚自己,暗自得意,說不出的受用,但在同齡人麵前不便表現出來,加上漸生一種忿恨,將麵前這位帝姬連同趙佶這樣不顧天下人死活的庸能之君視為一丘之貉,對其品行驕橫跋扈大為氣惱,自然不甘示好,免得還說自己討好於她,蓄意巴結等等留言傳出,有礙自己顏麵,神情中一絲也沒高興,反而冷哼一聲,置顧泠然。帝姬的一句話真是語風尖刻,甚是刺耳,隻聽道:“他是你恩人,與我半絲幹係也沒有,我隻想出來散心,暫時不回那個悶得發慌的皇宮,有人不煩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了。”李嘯雲氣得一臉鐵青,真恨不得要一泄心頭的不快,與她在口舌上一教長短,孰優孰劣?要不是見秦檜以長輩之身,為了自己能與帝姬暫修和善,對其阿諛奉承,卑躬屈膝,一絲尊嚴也無,勢別發作不可,心念秦檜今日之好,猶比傳業授道的名師還認真,尤為感動這才將冷語咽了回來。

李嘯雲斜目瞪視帝姬,一點不懼她是出生顯貴,素來呼風喚雨、頤指氣使慣了,自己卻一絲也不肯忍讓偏袒於她,這就是自己剛正不阿的直性子。秦檜在旁竊竊私語了片刻,這時帝姬的臉上才怒氣盡消,神情緩和不少,否則真要在少林寺外吵個天翻地覆不可,李嘯雲不想秦檜難為,試想一位長者能做到這一點已然是令人敬佩,甚為不易,若自己刁難,與麵前這個不懂事、嬌生慣養的帝姬又有什麼分別,隱忍閉目,就算二人吵得不眠不休、天翻地覆又能怎樣,隻會增發彼此的仇怨,秦檜穩住了效命之主的脾氣後,上前走到李嘯雲跟前,輕聲地向李嘯雲交代了一聲道:“恩人,謹請借一步說話,可允?”李嘯雲不答,漠然無神地點點頭,隨著秦檜的指引,二人走到七尺開外的地方,似其中有不可告人的隱秘一樣,不便令自己的主人聽了去,李嘯雲疑惑地問道:“秦大人有什麼話不妨直言,何必鬼鬼祟祟的,咱們有沒有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但說無妨。”秦檜笑道:“恩人可知道,剛才我與帝姬說了什麼話嗎?令她暫且容忍,否則依她的脾氣定是攪得少林寺難得安寧。”

李嘯雲心道:“我若不是顧念你為我義父辦事,設身處地著想,才無心理會你怎麼安穩你主子。你是溜須拍馬、博得她歡粲也好,是由此得罪她,惹來一生禍事也罷,與我何幹?”臉上歉然告慰道:“秦大人苦口婆心,考慮謹慎,多勞你費心了,不過我天資愚鈍,卻不敢妄自揣測,有什麼話不妨直言相承,以解頓惑。”

秦檜神色凝重,本喜怒於無形的他素來言辭多譎,一句話倒有三分可信,七分可疑,李嘯雲不願與之多磨時間,這才不解風情地直問起來,秦檜不免碰了一鼻子灰,雖說怏然不快,卻不想一麵是效忠從仆,身為趙家的佐臣,唯有忠心辦事的份,哪敢有半分怨言,借助這次機會好好地大獻殷勤,計較日後的前程飛黃騰達,而李嘯雲這邊卻也不能顧此失彼,暫時猜不到李嘯雲身後那位人物的來曆,但日後大難定能靠得住便是自己時運仕途不順之時,也好多條後路,全然是兩麵三刀,陽奉陰違至極點,兩邊都是不能輕易得罪,不得不坦誠直率地道:“其實依恩人的聰明絕頂能識破我侍奉主家的身份,想必剛才之言也定能猜測個十之八九,但閣下於我有恩,沒齒難忘,斷定你是懶得計較理會,不想當著帝姬的麵當麵揭穿我,這份恩德秦某人感激不盡。”

李嘯雲年紀雖小,心眼卻多,格外謹慎,加上他對秦檜這種八麵玲瓏,始作俑者之人存有戒心,無論他說得天花亂墜也不為心動,木然地道:“秦大人若是無事,我這就回火工房了,我還有許多事要忙,不如你們清閑自在,恕難相陪,就此告辭。”

秦檜真沒想到李嘯雲真是軟硬不吃,不解風趣,頓然失望,連忙拉住他著急地說道:“好吧,秦某人不再Up嗦,直截了當地說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