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嘯雲本以為這兩位少林寺中數一數二的高手會鬥的難解難分,會上演一場精彩絕倫的比武,沒想到鬥在酣處,戛然中止,頓覺掃興,卻聽本悟在屋中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大道亦道一番,真是酸儒得很,隻聞本相無言以對,這其中定然有深奧難懂的道理,隻得細心聽著,哪敢分心。
本悟續道:“拋卻此節不提,想來少林寺矗立武林玄門正宗,首推第一已有數百年的曆史,其中倒不是前人迂腐不化,亦非後世之中並無天資聰穎的曠世奇才,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乃是天下習武者綱目並舉,少林寺曆代也有不少奇人義士,更不敢逾格破除舊規,絕不是一時的臆想衝動,這可是本寺前輩高人們用血痛為後世積累下的經驗,都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為使我輩佛門釋家弟子少走彎路,重蹈覆轍,前車之覆,後車之鑒,足以令我等甚感寶貴,來之不易亦。
羅漢拳習成,乃是礪練心智,心智堅誠,別無旁騖,習練其他自然也就養成了最初的習慣,不致於好高騖遠,貪多務得。”本相默然,李嘯雲在外也聽得誠哉斯言,心想道:“方丈師叔祖所言極是,想來並非在勸本相師伯祖誘善,迷途知返,而是也警醒了我,想來我報仇心切,眼高手低,總是急於求成,卻總以事與願違結束,看來方丈的話更能發自深醒,俗話說:貪功冒進,害人害己。要是我今日沒有承蒙方丈的一席話,定是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後果定然不堪想象了。”
又細聽本悟道:“因人資質不同,心智領悟各有而異,下麵習練的也各有千秋,師兄自二十二歲時涉獵‘寂滅抓’、‘金剛伏魔拳’以及‘燃木掌法’、‘袖裏乾坤’等七八項絕學,可謂是我寺內一輩中的習武奇才,然,這每一項絕學都易練難精,越是沉迷深陷其威力之巨,就越容易迷失本性,我少林寺弟子以禪學為主,意在拯救蒼生,濟世疾苦,鋤強扶弱,這也是剛風俠烈之舉,武林同道中人首推尊崇,若是我等佛門子弟習武成癖,暴戾成性,於正義俠烈之事放任不顧,休說什麼急人行難,連先渡己再渡人亦難辦到,豈不是成為武林中的貽患?般若掌與寂滅抓同為七十二項絕技,威名共存,其剛柔不同,但使招之人隻要一心向佛,淳善任用,毋需以《易筋經》諸類深厚內力相催,亦能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當然以《易筋經》高深莫測的醇厚內力相催,羅漢拳、尋常的粗俗拳腳功夫亦能到達高手之列,異曲同工之妙。”
李嘯雲心中再問:“那《洗髓經》又算是幾類功夫呢?能不能達到您所說的這般神奇?”似乎本悟的一席話根本沒有領會,倒也不能怪李嘯雲,他不過好奇心甚的少年,許多粗俗易懂的道理,還要依靠自己的點滴經曆換取,怎會一下明白。
本相聽了一大堆教條,大感其煩,嘖嘖惱怒道:“還比不比了,真是Up裏Up嗦個沒玩沒了,你愛用《易筋經》不用,與我何幹?似乎老衲怕你不成?即使如此,不妨再來比過,瞧瞧是你有《易筋經》厲害,還是老衲遜色?”
本悟深知他這是在故意遮掩心中的虛惶,不敢以真想法呈現,哈哈大笑道:“不必了,我知師兄這二十二年以來一定是風雨不改,早起晚伏,一心都以習武為樂,二十二年前,你的功力猶勝眾位師兄弟,今日更是突飛猛進,自是你厲害。”
“不成,你說什麼便是什麼,他人把你的話當作法旨聖諭,本相卻棄之如敝屣,來來來,我們再來比過,若是不公平,不妨燈下較量,讓你輸得心服口服、”說著,右手四指並攏,曲拇指於掌心之內,催之自身強渾剛烈的內勁,一掌劈下,聞得剛s6猛勁之氣如閃雷電光,啪一聲輕響,屋中的油燈上幽然亮起了昏黃的燈光,照的屋內通明,閃爍飄搖,窗紙上映襯著兩位矍然清爍的身影,幾乎令李嘯雲一顆心直懸於咽喉,嚇得麵色土灰,尤為駭怖驚恐,沒想到本相師叔祖竟能以內力打燃油燈,這等功力直叫人匪夷所思,難以置信,若不是親眼所見,還道是有人在變弄戲法,哄騙門外漢的唬人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