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0章 強筋健體(2 / 2)

李嘯雲年紀尚輕,氣力自然不能與正常僧侶相比,隻打了半桶,心裏得意正好試試自己這以物借力,緩解疼痛外力對自己身體的直接折磨,一試應驗,孰不知白蠟棍看似結實,卻是柔韌無比,剛才鐵桶的重量上能承受,一旦超出承受重量便是彎折下來,“咚咚”兩聲,兩桶打好水的鐵桶跌落在地,濺撒一地,弄得李嘯雲衣衫上都濺滿水,渾身濕漉漉地,毫不痛快,心裏大氣不慍地將白蠟棍丟入緩緩潺涓的溪流中,暗罵道:“想不到這少林棍好是沒用,竟然連這點用也沒有,留著何用。”

想起昨日可鑒以棍對應龍虎,威力之大,效果奏效,看來少林寺的功夫高深莫測真不是以訛傳訛,可現下又得重來,全身不堪重負,怎敢再以手提水,豈非無技可施,一時茫然之下,山路上響起了少林弟子的紛遝而至。

可因一見李嘯雲也在打水,不由歡喜地跑將過來,關懷問候道:“可還師弟,想不到今日一大早就見你來山下打水,真是勤勞。連可因都甘拜下風了,日後要多向你學習。”

李嘯雲知他心地淳善,絕非當著其他人的麵數落笑話自己,不由順理成章地接過話答道:“可因師兄,你們也上完早課了,怎麼打水這活不是我們雜役僧的事麼?”

可因咋然驚色,慕然呆住,皺眉道:“不是啊,少林弟子每日早晚課結束後,必到山下打水,以備無患,何況寺內上百僧侶,用水極其浩瀚,怎敢說是誰的,師父常說力所能及不予他人假手,鍛煉筋骨,也是磨礪增長氣力的一種辦法。”

李嘯雲頓時明白,點頭道:“如此說來,倒有幾分道理,可令我不明白的是,為何後山有飛濺之下的流水,也足夠寺內上下飲用,為何舍近求遠,不辭多費周遭辛苦來此運水回寺,難不成這是修煉的一種方法?”

可因搖首苦笑,坦誠相告地道:“師弟差矣,山上的溪流你可知經過何處嗎?”

李嘯雲搖首如搗鼓般不語,自然一目了然,可因繼續道:“其實那是寺內應急之用的備用,主持師伯祖對其十分看重,視為性命般看待,山上細流經過藏經閣,那裏所藏有上乘佛家禪理道法,有漢有夷的手抄書寫,是我少林的重寶之地,記錄著我少林寺的興盛衰竭,淵源典故,勝過方丈性命,自然不可大意,山上細流本就不大,雖能供上需求,但若是起火大家齊至,亂成一團,有礙藏經閣的安危。”

李嘯雲萬料不到,少林寺原來還會未雨綢繆,早作打算,原以為全是一群迂腐不化的呆驢蠢馬,這下也不免刮目相看。難怪會多費人力不惜道山下來取水,豁然明白他們的防範未然,倒也心感寥慰。但自己不過雜役的操事僧,不受習武禪理,難得與正式僧侶一樣受戒遵規,所做之事竟是掃地、打水、澆菜、除田、耕種、做飯、采購等日用生活瑣事,倒想跟可因他們一樣,納入佛門釋氏,研修武藝,往往事與願違的人都覺得悵惘失意,不由自憐起來。

與可因一道而來的師兄弟都相續打好了水,準備返回寺內,有人催促可因倒:“小師弟,你快點,否則趕不上早飯了,那樣習練武藝又慢我們一步,定要受到師父責罰。”

可因回過頭對那幾位師兄相告謝意:“承蒙師兄們關愛,可因這就趕上,絕不敢耽誤朝課,師弟我愚鈍,卻也不能自甘落後,定要以勤補拙,迎頭趕上。”

對著李嘯雲會意地一笑,相告自己的難處,歉聲道:“可還師弟,對不住了,我不能在此多延誤了,否則回去又要挨罵了,待我有空定來相助於你,咱們還有很多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