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天得意地在旁竊喜著:“大哥,你若是不成,可別硬撐,還有小弟我呢?你大可放心,假如你受辱,我會連同你那份一並找他尋回的,盡管放手去搏吧?”
龍虎沒想他還在幸災樂禍,有這樣不顧情誼取樂的兄弟,真是又氣又笑,誰讓彼此之間形成無形的較量,換作是他打這個頭陣,也會如此警示他的,料事未及,勝負難明,一切都還是未知,誰敗下來都會有人續接而上,不會被人小看,辱沒了女真勇士的英名的。也不以話回敬這個胞弟,反倒是深吸一口氣,暫且平複心情,免得被世俗所係,考慮繁重也會影響到比武的關鍵,那這一陣仗說什麼也不能輸的,被蓋天占了便宜成全於人,可不是龍虎的一貫作風。
李嘯雲不住地緊張這場看似平淡,其實有許多用直觀肉眼看不到的凶險,龍虎是勝是敗,都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好結果,勝了,反而更令少林上下記恨,換之而來將是沒完沒了的比鬥,受製於人,無從可避之時,就不是現在這般從容自若了,反倒是顧慮重重,九死一生;敗了,將會被少林寺這幫食古不化,循規蹈矩的禿驢們拘於門牆之外,不得入內半步,連小小的山門都闖不過,何談上香禮佛,參禪問道,切磋武技,說出去不免貽笑大方,拾人牙慧,笑掉大牙。不禁腦海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起來,這還是第一次為一個毫不相幹之人暗自焦慮擔憂,換作以前,除了至親父母兄長,決計不會為旁人多想一絲,這些時日裏趁大家歇息之時,適之恰當的無人之時就將那本梵文經書拿出來端詳揣摩,自打完顏宗_;將這本武功上乘絕學交到自己手上那一刻就感到被其神秘,不能拒絕的魔力深深吸引,難以自拔,恰逢書中的隱秘無意之間勘破機緣,說來也是個人的緣分,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實在是太過深奧,這半月之中進展如同蝸行龜速,對於“動靜不失,人所易明。動靜互根,人多不覺。天運行,動也;而四方不移,四序不亂,靜主焉。地持載,靜也;而人物代謝,五寶環生,動使焉。日月盈虧而終歸圓滿,星宿飛度而終歸本位,胥不少動靜互根也,而人亦何獨不然?”
這是易經洗髓經的開首漢譯古文,李嘯雲隨沈聞疾一道詢症問切,也知道人體主司動靜的關係,對於其中的具體明細倒弄得迷惑難解,更不無從得知這動靜該如何而來,而天地的動靜又該如何去運用,與之相對應的內息、經脈、血汗、等等又該如何去修煉,真是何來入手,難以解頤。正如一個手拿著巨大寶藏鑰匙的少年,茫然無知地望洋興歎,兀自懊惱,卻始終找不到那把鎖在那裏,如同虛設,空歡喜一場。
李嘯雲終於來到這本武功絕學的出生地,當真是老天又冥冥之中給自己的暗示和巧合機緣,似要成全自己的一腔熱血,說什麼也不能讓此白白流走掉這個幻想,否則李嘯雲的報仇夢徹底破滅,自然擔憂起龍虎大王與那位嚴肅苛刻的少林弟子之間的比試,無論哪一方勝出,都將不利自己以後的前景。龍虎在走出涼亭的那一段距離之間,就暗自打定了好幾個出其不意的計策,但好像對於不動如山,靜若嵩嶽的少林僧來說,什麼投機取巧,暗箭傷人,卑鄙下流的手段等等都是無用的,可鑒的守護無疑就像一個鐵桶,密不透風,何懼龍虎用一些宵小卑劣的伎倆呢?龍虎自然也坦誠竭至對待,足下踏塵揚風起,心裏懷著逞心如意的暢快,使出自家的得意拳腳功夫“龍爭虎鬥攻”一招迎敵回敬的招式:“張牙舞爪式”。可鑒點頭稱快,似乎不能小覷對手,竭誠相待,以示對敵手的尊敬,左手將背負的柴火取下,口中頌詠道:“阿彌陀佛!施主既然坦誠應接,那我少林寺豈能讓天下豪傑輕視,這樣吧,這算是你我的單獨比試,點到為止,勝負次之,旨在交流,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