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中華,你平時的興趣愛好是什麼?”高考自主招生的麵試老師如是問道。
郝中華用手推了推自己六百多度的近視鏡,答道:“看書。”
“那你平時都喜歡看什麼類型的書?”
“古典名著,文史書籍,都喜歡。”
“哦,這就是你來報考嶺北文化大學曆史係的動力嘛?”麵試老師聽了郝中華的話,明顯對他產生了興趣。
“是的。老師,我今年十八歲。我五歲那年,讀的第一本書,就是曾國藩文正公的《經史百家雜鈔》。從此,我就對文學和曆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我今天來參加貴校的自主招生,是非常希望貴校的曆史係可以錄取我。”郝中華知道,嶺北文化大學可是教育部“985”與“211”計劃的重點大學,曆史係又是該學校的重點學科,可以說是自己理想中的象牙塔。
“我看過了你的基本資料和檔案,能不能解釋一下,為什麼你的小學,初中,還有高中的成績評測,都是合格,甚至還有差評。嶺北文化大學是全國重點,按照學校的規定,自主招生學生的成績必須是全部優秀的,即使是良好,都有差距。你能不能解釋一下,這是為什麼呢?”麵試老師翻看著郝中華的學生履曆表和成績單,問道。
郝中華歎了口氣:“老師,這個問題,其實正是由於我愛好文史,才會導致我在學校的課業,與其他的同學有差距。”
“哦,這話怎麼說?”
“老師您看,我小學的時候,人家學加減乘除,我讀《論語》《孟子》;初中,人家學數理化生,我讀《資治通鑒》;上了高中,別的同學學語數外文理綜,我讀《文選》《通典》《文史通義》。我和別人的學習,根本不是一個節奏,所以永遠合不上拍子。”郝中華無奈地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主考老師聽了郝中華的話,心裏也驚歎於郝中華對於中國古典傳統文化的熱愛,竟然一至於斯。其實自主招生的政策,就是要遴選一些真正的偏才怪才,以進入適於他們修習專長的學府,進行專業的學習。而對於學校的考試成績,本來就該相對視情況而定,並沒有什麼太重要的參考意義。就像你沒有必要要求,未來的文學家都要會解複雜的函數一樣。
而且說實話,現在大學裏麵學曆史專業的學生當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當初成績考別的專業沒有錄取,接受調劑之後,被轉到曆史係來的。是以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抱著混學曆,甚至轉係的思想來讀得曆史專業。而真正對曆史感興趣的,寥寥無幾。主考老師本身也是曆史係的副教授,每次一想到這個現狀,都是極為無奈。
是以一見到郝中華孜孜矻矻的好學精神,主考老師登時感覺自己麵前的這位十七八歲的少年,是難得的讀書好苗子。按理說,他也正是自主招生的對象和目的所在。
“那麼據你所說,你從小學開始讀書自修文史之學。那麼能否就你讀過的書,做一個簡單的陳述介紹,可以根據你的讀書心得。”主考老師想要進一步考察郝中華的學問水平和文史涵養。
聽到老師在自己的成績問題上並沒太多糾纏,郝中華心中總算出了一口氣。原來他心裏最為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嶺大曆史係的正常錄取資格有相當的差距,現在看來,主考老師對於自己在成績上的缺憾,並沒有過多的意見,更沒有一票否決,心中的一塊大石也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