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則是自然萬物的一條生存法則,簡單說就是四個字:弱肉強食,弱者被自然規律淘汰,強者生存、繁衍、進化。
這句話用在股票投資界同樣是如此,股票投資界弱肉強食的規則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往往都是誰資金量大誰說了算,主力可以肆無忌憚的拉升砸盤收割韭菜,散戶們隻能跟在莊家屁股後麵猜測莊家的意圖,股市中那些被莊家吞掉的韭菜換了是一茬又一茬,主力和遊資卻是越吃越肥。
想要不被主力和莊家吞掉,沒有別的辦法,隻能讓自己更加強大起來,擁有和莊家對等的實力,才能在股市中遊刃有餘。
森林中的萬獸之王自然非老虎莫屬,我們做投資,也是希望自己能夠如同老虎出山一般,一旦出擊,就百發百中。
簡單來說森林法則包括四條:
第一條法則:耐心等待時機出現。
第二條法則:專挑弱者攻擊,打不過的不要去挑釁人家。
第三條法則:進攻時要狠,而且須全力而為。
第四條法則:若事情不如所料,保命是第一考慮。
先看第一條法則:耐心等待時機出現。
老虎是最霸氣同時又最有耐心的獵手,他們會耐心的等待機會出現。
在一個國家公園,一隻老虎看到了一隻鹿,老虎並沒有馬上發起進攻,而是悄無聲息的跟在鹿的後麵,在鹿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老虎距離鹿越來越近,等到快要趕上鹿時,老虎一個飛撲就撲到了鹿的身上,鹿招架不住,隻能束手就擒,被老虎的致命一擊一口咬死。
跟老虎一樣,對於投資大師來說,耐心等待是他們所共同擁有的特質。
對於絕大部分散戶來說,股市中最難做到的是空倉,空倉比要她們的性命還難受,隻要有空餘的資金,他們就非滿倉操作才痛快!
但是,要知道,股市中確定性的機會本來就不多,更何況這些機會當中還隱藏著很多主力誘多的陷阱,加上股市是一個概率學的東西,判斷錯誤的情況更是經常出現,如果你性格過於急躁,就很容易一買就套。
巴菲特從小就開始倒賣可口可樂,很早就知道可口可樂是一家好公司,他曾經測算過以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來說,別的廠商哪怕拿出1000億美金,也無法複製可口可樂的成功,而此時,可口可樂的市值僅僅隻有150億美金而已!
巴菲特已經做了好買入可口可樂的準備,但是卻一直沒有動手,他在等待一個更好的時機。
時間來到1987年10月19日,那天是舉世聞名的“黑色星期一”,比中國股市2015年的熔斷還要恐怖的多。
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帶頭暴跌,短短一天的時間內,道瓊斯工業指數跌幅高達22.6%,創下曆史上單日最大的百分比跌幅,引發全球股市的狂瀉。
受到大盤暴跌的影響,可口可樂的股票也跟隨的大盤一路放量下跌,在可口可樂股價崩盤之時,可口可樂公司總裁唐納德突然發現有人在大舉買入公司的股票。
唐納德感到非常好奇,於是查了查資金來源,最後通過與巴菲特打電話溝通,確認正是巴菲特在買。
巴菲特坦誠看好可口可樂股價,所以選擇大手筆買入,巴菲特希望唐納德能保守秘密。
.............
通過一天的暴跌,當時的可口可樂對應的市盈率大約為15倍左右,15倍的市盈率,正是巴菲特等待已久的價格。。
巴菲特此筆投資一共投資約10億美元,十年之後這筆投資升值到133億美元,十年收益13倍,年化收益29%。而同時期可口可樂的利潤增長率隻有年均14.7%。老巴取得29%的年複利收益,另外一半的貢獻來自於估值的提高。
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的時候,正值股市熊市,可口可樂的市盈率隻有15倍,隨著股價一路大漲,到了1998年,可口可樂的股價最高到了70元,對應的市盈率是48倍。
在可口可樂股價漲到70美元之際,巴菲特沒有賣出可口可樂,當時的他已經進入可口可樂的董事會,而在此後的十三年中,可口可樂的股價沒有再增長,盡管期間它的公司依然取得10%以上的利潤增長率,十三年間淨利潤增長了近四倍,但由於前期股價漲幅過高,翻了十多倍,所以可口可樂開始滯漲了起來,這13年也稱為可口可樂失去的13年。
為什麼要耐心的等待時機買入?
就是因為股價是不可能隻漲不跌的,我們需要給自己留足安全邊際,防止股價在走勢不及預期的時候深套其中,如果我們在1998年追高買入可口可樂,那麼我們就要麵臨13年股價不漲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