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強者不低頭(2 / 3)

全家人還沒有來得及鬆口氣,醫生卻忽然又發出了驚呼,他經過仔細的檢查之後發現愛倫坡的腿傷已經很嚴重了。醫生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他告訴愛倫坡的父母:“很不幸,孩子的腿傷引起了他的發燒,現在已經耽誤了治療的時機,如果不將他的這條傷腿鋸掉,那麼高燒就很難退下去。發燒久了,就會危及到孩子的生命!”這個消息刹那間震驚了所有的人,原本不過是一次小小的摔傷而已,卻要因此而鋸掉一條腿,這對於一個九歲的小男孩來說未免太殘忍了,他的人生也將會因此而改變。可是醫生卻告訴他們:這不是在開玩笑!

父母來到愛倫坡的床前,將醫生的建議告訴他,並對他說:“為了能保證生命安全,這是唯一的辦法了。”可是愛倫坡卻尖叫著說:“不!我不能失去這條腿!”

醫生不斷催促著愛倫坡的父母作決定,否則孩子就會有生命危險。可是每次有人靠近,愛倫坡都會大嚷大叫,他拒絕任何人碰他的腿。父母左右為難,愛倫坡把自己的哥哥喊過來,請求他:“哥哥,請你保護我,不要讓他們鋸掉我的腿。如果我因為發燒而神誌不清的話,你一定要保護我!哥哥,請你保證!”哥哥看著可憐的弟弟,鄭重地點了點頭。而堅持了兩天的愛倫坡也因為高燒開始變得神誌不清,越來越高的體溫讓醫生都感到害怕,他對愛倫坡的父母說:“你們這是在害他,你們必須要替他作出決定!”可是愛倫坡一直抗拒著醫生的靠近,他的哥哥也在幫他保護著那條傷腿,全家人已經沒有了其他的辦法,隻好不住地祈禱。

奇跡終於出現了,在第三天清早,醫生又來看望愛倫坡,他打算向愛倫坡的父母下最後通牒,告訴他們如果不作決定開始手術,那麼這個孩子的生命也許就要終結了。可是當他看到愛倫坡的腿時,卻發現它已經開始消腫了,體溫也在逐漸降低。這個現象讓醫生感到非常吃驚,難道真的是上帝在保護這個孩子嗎?他給愛倫坡服用了消炎和退燒的藥,希望可以幫助這個堅強的孩子更快地戰勝病魔。

當第四天的時候,小愛倫坡已經從昏迷之中清醒過來,他的腿開始消腫,高燒也已經退去。雖然身體疲憊不堪,但他的眼神卻依舊堅定。在父母和哥哥的精心嗬護下,他逐漸變得健康起來,臉色紅潤,腿傷也慢慢康複了。

幾周過去了,愛倫坡終於可以下床運動了,當他拍著籃球從醫生麵前經過時,所有人都不由得被這個堅強地與病魔作鬥爭的小男孩感動了,紛紛為他的康複而鼓起掌來。

堅強敲門聲

生活之中的磨難會以各種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現,懦弱的人總是會被這些出其不意的困難擊倒,而堅強的人卻能夠冷靜地麵對一切挑戰。

當厄運降臨時,人們無處可逃,隻能選擇接受它,或者將它擊敗。如果一個人向厄運低頭,那他隻能被剝奪更多,讓厄運的魔掌不斷掠奪屬於他的幸福;可是當我們昂頭與厄運作鬥爭時,無畏的勇氣就會幫助我們保護自己。

究竟是要被厄運控製在股掌之間,還是要把厄運擊敗,這是由一個人的勇氣和意誌決定的,而一個強者永遠都不會忍受厄運的擺布。

汗水戰勝一切

他的內心之中一直銘記著“天道酬勤”的古訓,相信隻要堅持不懈,就一定可以用自己的真誠打動那些批發商。

在日本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年輕的時候隻是一個許多人眼裏低賤的搬運工,過著非常窮苦的日子,可是清貧的生活並沒有將他壓垮,反而讓他在困境之中不斷努力,最終成為日本的貨運大王,他的名字叫川佐。

川佐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貧苦而非常頹廢,他雖然懷有遠大的抱負,卻不斷慨歎自己資金的欠缺,抱怨沒有機會成就自己的事業。在川佐情緒十分低落的時候,妻子對他說:“我們眼前的困難固然很多,可是我們也擁有著很多戰勝困難的條件,隻要好好利用它們,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獲得成功。”川佐搖搖頭說:“困難太大了,可是我什麼都沒有,你怎麼會認為我能戰勝它呢。”

妻子看川佐如此不自信,便對他講起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幹出一番事業,可是商場之中的搏殺卻需要雄厚的資本作支撐,所以他一直很苦惱。於是他就向一位非常成功的老者請教,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獲得第一次機會,挖掘到屬於他的第一桶金。老人聽了年輕人的抱怨之後,微笑著說:“我願意出10萬元來收購你的一隻手,你願意嗎?”年輕人大吃一驚,拒絕說:“那怎麼行,雖然我很缺錢,但我不能把手割下來賣給你。”

“那麼我要是出10萬元買你這隻腳呢,可以嗎?”老者又問。

“那也不行!”

“既然這樣,我出100萬,你把大腦賣給我吧!”

年輕人忙搖著頭說:“不行不行,那更不行了!”

老者笑著對年輕人說:“你看,你總是在抱怨自己一無所有,不能展開自己的抱負,可是現在看來,你已經至少擁有了100萬的資本,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聽了這席話,年輕人恍然大悟:原來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他都擁有著一筆無價的潛在財富,那就是生命、健康和智慧,隻要擁有這些就擁有了超過一百萬的資產,所以誰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無所有,大家都是富翁!

妻子講完了這個故事,對若有所思的川佐說:“你現在很健康,很聰明,也很有力氣,這就是上天給予你的財富。隻要擁有了這些,一切都可以創造出來,所以不要再為自己的一無所有而歎息,也不要為自己所從事的搬運工職業而感到羞愧了。隻要你想改變,這些困難都可以戰勝。”

妻子的鼓勵讓川佐鼓足了勇氣,他平靜地審視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雖然沒有太多的財富,可是他有聰明的大腦和無窮的力氣,眼前的困難雖然很多,但他相信:隻要自己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戰勝一切困難。於是他決定從自己從事多年的搬運工作開始創業,這不僅是他最熟悉的事,也是他的優勢所在。

川佐說幹就幹,他在1948年成立了一家捷運貨運公司,雖然豎起了招牌,可是一個新生的貨運公司並不能很快得到顧客的信任,沒有雇主前來光顧。但這些困難並沒有嚇倒川佐,他時刻謹記著妻子的鼓勵,決定憑著自己的堅韌去尋找雇主。帶著必勝的決心,川佐走出家門,一個一個地去拜訪雇主,詢問他們有沒有貨物需要運送。他的內心之中一直銘記著“天道酬勤”的古訓,相信隻要堅持不懈,就一定可以用自己的真誠打動那些批發商。

川佐的汗水並沒有白流,在他的堅持之下,京都和大阪的批發商中開始流傳出這樣的說法:常常來拜訪的川佐,是一個很勤奮能幹的人,他的貨運公司值得信任。這種口碑建立起來之後,越來越多的批發商開始把自己的貨物交給川佐來運送,川佐也努力滿足著每一個雇主的要求,不讓批發商有任何的擔心。有一些批發商因為嚴苛的條件很難找到適合的貨運公司,川佐卻承攬了他們的業務,雖然別的貨運商都告訴他:運送這種批發商的貨是吃力不討好的。可川佐卻總是一口應承下他們的任何苛刻條件,並努力讓他們滿意。

憑借著“一切為了雇主”、“永遠都要讓雇主滿意”、“因為雇主的信任才有了川佐貨運”的理念,川佐的名聲開始在貨運行業裏越來越大,那些不熟識的批發商也都願意主動找他,請他代為運送貨物,因為川佐是工作最勤奮、最值得信任的貨運商。

許多年來,川佐從來沒有停止過工作,他的汗水滴灑在他所到過的每一寸土地上,“迅速、準確、安全”這六個字,成了川佐貨運的概括。1978年,在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之際,川佐的貨運公司已經有了超群的實力,名列日本商業運輸界榜首,成為行業翹楚。

白手起家的川佐,一生滴下了多少汗水,從來沒有人知道。他戰勝困難的武器正是這些不斷滴落的汗水,他的努力讓橫亙在創業路上的困難一個個被擊破。在川佐的墓碑上,有一句引人深思的墓誌銘,道出了他這一生成功的真諦:“一個一生額頭上流著汗水拚命用自己力氣工作的人,長眠於此。”

堅強敲門聲

生活給予每個人的磨難不盡相同,但它給予大家的機會卻是平等的,那些隱藏在磨難背後的機遇,需要真正充滿勇氣和熱情的人去發現。

當一個人慨歎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已經擁有了很多,他隻是看到自己所缺少的,不斷擴大著困難,卻忽視了自己具備的優勢,因此也隻能不斷喪失走上成功道路的機遇。與其在抱怨之中度日,不如打起精神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聰明才智來找到改變人生的機會。

在困難麵前,每個人都具有著相似的戰鬥力,這戰鬥力的強弱來源於汗水。付出的汗水和努力越多,戰鬥力就越強,而困難也就越容易被擊敗。一個偷懶的人不會為了戰勝困難去流下汗水,因此他也不會贏得勝利。

一夜解開千年難題

這道題最困難的並不是題目本身,而是它所附帶的對解題人的壓力。隻有先戰勝了這些壓力,才能解開這道題。我隻是幸運地沒有感受到它的壓力而已。

在1976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德國哥廷根大學的校園裏,一位19歲的青年匆匆地吃完晚飯,又急忙朝宿舍奔去。這位青年是一個很有數學天賦的學生,為了培養他的能力,讓他的天賦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導師總是單獨布置作業給他。雖然這讓青年的作業比其他同學都要多,讓他幾乎沒有時間出去玩耍,可是這個19歲的年輕人並沒有因此而懊惱,他非常享受解開難題的快樂。

回到宿舍之後,青年拿起書桌上老師布置的作業,因為額外布置的作業難度都比較高,所以他總是需要思考很久。仔細瀏覽了一遍,青年發現老師所留的前兩道題並不是很難,他耐心思考了一會兒,在兩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可是第三道題卻與往常不同:它被單獨地寫在一張小紙條上,要求隻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來做出一個十七邊形。這個題目雖然顯得不可思議,但青年並沒有多想,他拿起紙筆就開始解題。

幾個小時過去了,青年在難題麵前依舊束手無策,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他的額頭開始冒出汗珠,因為這道題實在有些難。導師對於他的單獨照顧讓青年心懷感恩,他不願意看到老師失望的眼神,所以總是用加倍的努力來回報。可是現在夜已經很深了,經過一天辛苦的學習,青年已感到非常疲憊,這道難題還要不要堅持解下去呢?

“難道我會被難題嚇退嗎?”青年望著窗外的夜空低聲問自己,但是很快他就給出了回答:“不,沒有解不開的難題,我一定要破解這道題才能去睡覺。”

青年抖擻抖擻精神,重新坐在書桌前,拿起了圓規和直尺繼續在紙上邊寫邊畫。越是難題越能激發起這個年輕人的鬥誌:我一定要打敗它!一定要解開這道題!既然這道題如此與眾不同,那就不能用常規的想法去解,隻有另辟蹊徑才能化解它所設置的重重關卡。想到這些,青年疲憊的眼睛裏又開始泛出光彩,他似乎看到了前方的曙光。

在窗外的天空開始泛白的時候,青年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不斷更換著自己的思路,最後終於找到了解題的方法!成功的興奮讓他忘記了一夜不眠的疲憊,洗了一把臉,稍事休息之後,他便拿著已完成的作業敲開了導師的門,當他遞上昨晚的解題成果時,導師當場驚呆了。

“這是你做出來的?”導師用因為過於激動而有些顫抖的聲音問他,青年點點頭說:“對,您把這三道題留給我之後,我用了一夜的時間去完成它們。雖然很難,但最後終於得到了答案,希望沒有讓您失望。”導師抓住青年的肩膀,大聲說:“天呐,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數學懸案!阿基米德沒有解出這道題,牛頓也沒有解出來,可是你卻用一個晚上就解出了它!你真是一個天才!”

被導師誇獎得莫名其妙的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居然是這樣一道題,他忍不住問:“這不是您留給我的作業嗎?怎麼變成了兩千年沒有解開的難題了呢?”

導師說:“這是我最近正在研究的難題,因為它已經難倒了兩千年來很多的數學家,就算像阿基米德和牛頓這樣知名的人,也不能得出它的答案。昨天向你布置作業題目的時候,我隻是不小心把寫著這道題的小紙條夾在你的作業裏了,我並沒有期望你會得出答案,誰知道你居然解出來了!”

大家為這個青年卓越的數學才華而傾倒,紛紛傳閱著他一夜之間解答的千年難題。而多年之後,這個青年回憶起當時的一幕,總是謙虛地說:“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那是一道兩千多年未解的難題,我也不可能在一個晚上解決它。而兩千年來,那麼多人都無法得出它的答案,也許正是因為這道題千年不解的名氣使他們在未解題前就已經心生懼意。由此看來,這道題最困難的並不是題目本身,而是它所附帶的對解題人的壓力。隻有先戰勝了這些壓力,才能解開這道題。我隻是幸運地沒有感受到它的壓力而已。”

這個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堅強敲門聲

在麵臨困難的時候,難免會讓人心生恐懼,而這種對於困難的懼怕會束縛一個人的創造力,讓他的潛力受到壓抑。

當你麵對著一條河流,很多人都在說這條河無法逾越時,那你也隻好望洋興歎了,再也不會去努力尋找渡河的方法,因為你被自己的恐懼嚇倒了。其實,有很多生活在河邊的小孩子常常會在河裏遊泳,他們甚至可以穿越河流去對岸玩耍。

困難有時候會超越它本身的麵貌,變得無比強大,而讓它變強的原因,正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懼怕。在我們麵對困難時,首先,要做到的是克服自己的恐懼心情。

不了解困難究竟有多大的人,往往在挑戰時變得異常強大,而對困難考慮甚多的人,則總會被內心的恐懼抑製住自己的勇氣,讓原本可以辦到的事變得不可企及。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讓我們鼓起勇氣接受生活的挑戰吧,不要讓自己敗給自己所營造的恐懼。

水晶大教堂

再大的困難也不會讓我退縮,再遠的路途我都會一步步去走完,我一定要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

著名的宗教人士蘿伯·舒樂博士一生都致力於扶弱助貧,虔誠的宗教信仰讓他為很多人提供了幫助,成為人們眼中具有天使一樣光輝的人。他總是盡力去滿足別人的願望,而在舒樂博士的心裏,卻有一個巨大的願望一直未能實現。

1968年的春天,舒樂博士向著名的設計師菲力普·強生說出了隱藏在心中多年的願望:“我要在加州建造一座大教堂,它不是普通的教堂,而是全部由水晶構造的,到處都要晶瑩剔透,就像是一座人間的伊甸園,我想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天堂一樣的美,感受到宗教的神聖和偉大。”

聽了他的想法,設計師拿出筆,很快就畫出了一副教堂的草圖,他對舒樂博士說:“設計一座水晶教堂並不難,可難的是全部由水晶來建造,那會需要很大的財力。我想冒昧地問一句:您打算使用多少錢來建造它?”

舒樂博士捧著那張草圖看了又看,其實對設計師的提問他早有準備,他坦率地說:“事實上,我一分錢都沒有。這些年來的積蓄,我都用來幫助別人了。”

設計師詫異地問:“那您打算用什麼來完成這麼大的一個工程呢?這樣的一座教堂可能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呢!”

舒樂博士明確地回答說:“因為我沒有錢,所以這座教堂需要花100萬還是1000萬美元,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都需要我全力以赴去籌集!因此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這座水晶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夠的魅力,來吸引別人捐款。”

設計師對舒樂博士的勇氣感到非常佩服,他經過仔細的計算之後說:“這樣的一座教堂,需要700萬美元,看來您真的是任重道遠了!”

舒樂博士笑著說:“沒關係,再大的困難也不會讓我退縮,再遠的路途我都會一步步去走完,我一定要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

700萬美元對於身無分文的舒樂博士而言確實是一筆巨款,但他卻依然輕鬆地走出門去,這個超出他能力範圍的數字似乎一點都沒有影響到舒樂博士的決心。當天夜裏,舒樂博士拿出一張白紙,鄭重地在上麵寫下了“700萬美元”幾個大字,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他又接著寫下了幾行字。

“為了建造水晶大教堂,我需要尋找一筆700萬美元的捐款,但我也可以尋找七筆100萬美元的捐款。同樣的道理,我也可以尋找14個人分別捐款50萬美元,也可以尋找28個人分別捐款25萬美元……依照這樣的推算,我可以尋找280個人,每人捐款兩萬五千美元,也可以尋找700個人,讓他們分別捐款一萬美元。或許,我還可以在教堂裏修建一萬扇窗戶,每一扇窗戶隻需要認捐者提供700美元,就可以籌集700萬美元!”

一個看似巨大的款項數額經過舒樂博士一番分解之後,似乎變得容易了很多。就好像把一顆巨石分解成一塊塊小石頭,搬運起來似乎也容易了一些,但需要的卻是長久的積累。舒樂博士並沒有被困難嚇倒,他開始苦口婆心地到處募捐,用他堅定的宗教信仰作為支持,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堅持不懈一定可以籌集到這些款項。他的苦心沒有白費,經過了兩個月的遊說之後,富商約翰·可林被舒樂博士所介紹的水晶大教堂美妙而奇特的造型所打動,非常希望看到這座教堂建成之後會是什麼樣子,因此他決定捐獻100萬美元。

這第一筆捐款極大地鼓勵了舒樂博士,讓他更加努力地去到處作演講,而一對農民夫婦在聽了他的演講之後,決定捐出1000美元。演講持續到第三個月的時候,又有一位陌生人被舒樂博士感動,捐出了一張100萬美元的支票。

八個月過去了,舒樂博士要打造水晶教堂的計劃似乎在逐漸變為現實,有一位捐款者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對舒樂博士說:“如果您的努力可以籌集到600萬美元,那麼剩下的100萬美元就由我來支付。”

辛苦而充實的一年過去了,舒樂博士還在為籌集捐款而四處奔走,他將教堂的水晶窗戶以每扇500美元的價格請求信徒們認購,而付款的方式是每個月50美元,可以分十個月付清,大大減輕了認購者的壓力。所以不到六個月的時間,教堂全部的一萬扇窗戶就被認購完畢了,這遠遠超出了舒樂博士的預期!

他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水晶大教堂開始建造了,這座宏偉的建築真可稱得上是人間的伊甸園。但它的實際花費卻遠遠超出了預期的700萬美元,而是足足有2000萬美元,可這並沒有阻攔住舒樂博士的決心,他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將所需的款項全部籌集到位。

1908年9月,曆時十二年之後,一座可容納萬人共同祈禱的水晶教堂竣工了,它成為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成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前往加州時必去瞻仰的勝景——不隻為了參觀這座奇特的建築,更為向舒樂博士鍥而不舍的精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