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雲門,張平。”
“好,已經記下,貴客往裏麵走,會有人帶你去客房。”
“下一位。”
太史安示意下一個來客上前登記,他則是低下頭,翻到下一頁空白處,拿起毛筆,再次抬頭的時候卻是愣了一下,隨後馬上笑道:“楊觀主,您也來參加講會啊?”
下一個客人正是楊天,他臉上帶笑,溫聲道:“正是,和幾位道友一齊來此看看,他們是德福法師和溫月明溫道友。”
“太史道友是靈山書院的弟子?”
“嗯,我是靈山書院的弟子,太史安見過兩位。”太史安將他們名字登記下來,隨後放下毛筆,朝他們行了一禮。
“楊道長,我帶你走走吧。”
太史安轉過頭,朝後麵的書院弟子低聲道:“聞風,你替我一下,改天請你喝酒。”
“好,放心去,這裏我看著。”
見聞風拍胸脯答應下來,太史安點點頭,隨後朝楊天說道:“楊道長,我帶你看看。”
“麻煩你了。”
楊天跟在太史安的旁邊進了書院。
書院內的景象古色古香,紅牆綠瓦,飛簷翹角,宛如一幅潑墨山水畫。院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青石小徑蜿蜒曲折,使人仿佛置身於桃源仙境之中。
幾人漫步在書院中,太史安指了指不遠處一座樓閣:“這裏是藏書樓,裏麵收藏了各種經籍典籍,是書院弟子們學習的主要場所。”
楊天抬頭望去,一座巍峨壯觀的書樓矗立在眼前,書樓大門上懸掛著一塊匾額,上麵鐫刻著“文淵閣”三個大字;透過窗戶,能看到裏麵排列整齊的書架,上麵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
又繼續走,來到一處波瀾壯闊的湖泊,太史安指著湖泊中間的一座亭子說道:“那是‘青雲亭’,是書院中的學子們平日相聚之地”
亭子裏麵擺放著幾案和竹椅,牆上掛著一些字畫和琴瑟樂器,有學子坐在亭子裏,高聲歌唱,感受著微風拂麵,聆聽著鳥鳴水聲,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
太史安邊走邊說,很快楊天就大概知道了書院內各個建築的用處,等太史安帶他們來到客房。
楊天讓溫月明兩人自己行動,他要和太史安說些事情。
溫月明兩人也不多問,各自說了句告辭便離開。
太史安好像知道楊天想說什麼一樣,將其帶到了一處僻靜的小亭子之中,取出一套茶具泡著茶。
待到落座,不等楊天開口詢問,太史安便先開口說道:“楊觀主,你是要問抱陽子之事是吧?”
“不錯,可尋到他?”楊天點點頭,表示確實如此。
“沒尋到。”太史安搖搖頭,給楊天倒了杯茶,繼續說著:“慶年王請了兩位第四境大能將巳蛇道和酉雞道全部搜索了一遍,除了發現那抱陽子來過的痕跡以外,並不見他人。”
“應該是離開了,去往其他大州。”
聞言,楊天心中默念一句:“抱陽子離開酉雞道和巳蛇道,前往其他大州,此事為對。”
得一縷是氣,看來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