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梅林之秋雨(1 / 2)

這一日後,林雲道對於劉詢日越發看重,時常叫到書房商議事情,對於林雲道而言,鬥爭的基礎在於錢,製高點在於名望,骨幹在於人才。

於是從這三點出發,林雲道決定加快商鋪的擴展,先於各省州府治所的所在地,優先建立百貨大商鋪,快速的吸納資金,而且這些治所人口都比較多,對於林雲道在百姓心中的良好形象,是有較大幫助的。

而名望和人才這兩點則是一項長期工程了,人才還好點,林雲道可以通過自己仙魔眼的BUG來尋找年輕小孩培養,這名望就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了。

這名望說白了,就是影響力的問題,這影響力又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在平民百姓中影響力,在天下士人中的影響力,和在朝野的影響力。

平民百姓這個很好解決,百姓是很容易滿足的一群人,你給他們的生活提供快捷的服務,或者改善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能夠吃飽穿暖,有地方睡覺,都會讓他們感恩戴德。

林雲道便打算利用百貨大商鋪來做到這一點,首先是每月的初一,對於商鋪中的貨物按種類降價銷售,讓百姓感覺到實惠,其次則是在每月的十五,在每間商鋪門口為貧困的百姓分派米糧一定數量的米糧,讓他們能夠溫飽,這都可以極大的提高林雲道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就是所謂的民心。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捐修道觀,寺廟是劉詢日向林雲道提出的一個極好的方案,因為從古自今,神佛都是百姓的精神寄托,雖然很多讀書人不信怪力亂神,但百姓信,隻要有不順心的事,或者自己有什麼願望,老百姓都希望去寺廟道觀求神拜佛,能夠得到庇佑,故而捐修各地比較大的道觀和寺廟,能更加迅速的傳播林雲道的名聲。

百姓的解決了,這士子的問題就難以解決了,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讀書人之間都有傲氣,林雲道如何讓天下的讀書人信服或者說相信自己,就很難辦了。

像劉詢日甘於做林雲道這樣身無一官半職的人的助手或者說是謀士幕僚,是因為林雲道對他有救命之恩,但林雲道不可能去救天下所有的讀書人。

林雲道和劉詢日在書房商議了數日,隻得出了一個結果,就是才情,利用才情讓天下讀書人都知道林雲道,然後潛移默化的影響。

可是怎麼樣讓林雲道的才情天下皆知,這就有難度了,林雲道最後想出一個借勢的法子,也就相當於現代的炒作,宣傳。

首先是林雲道飛快的全新注解了幾本古典經義,通過王睿山的關係,聯係到朝廷控製的大楚書局,在整個大楚朝大肆印刷自己新注解的這些經義,先給士子這潭平靜的水仍一顆石頭。

接著林雲道把自己從學藝起所做的那些詩詞歌賦,擇了一些自己滿意的,印刷成冊,開始發行。同時在各地青樓間廣散錢財,讓歌姬盡量的唱自己所作的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