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山及兩位皇子陪林雲道回到府裏,忙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林雲道指了指身旁的醉酒說聲,把幾日前發生的事大概說了一遍,王睿山聽著就覺得是京城裏的惡少鬧事罷了,沒什麼別的,可兩位皇子就不這麼想了。
這戶部是太子管的,刑部是七皇子李尋管的,在朝廷中,有心爭皇位的皇子共有五位,分別是掌控戶部的太子李天,五皇子李意和十二皇子李隨都是太子一係的人馬,這一係人馬實力最強,太子本身就擁有大意,隻要不犯大錯,李禦大行之後,就是太子李天繼位,加上內閣大臣之一的戶部尚書蔣聚深是太子生母的親哥哥,也就是當今皇後的哥哥,是為國舅,在大臣中實力也很強。
掌握吏部的三皇子李盛在五位爭位的皇子中實力排第二,首先吏部就管理官員升遷調用,權利極大,加上八皇子李醒,十三皇子李名都是老三一係的人馬,李盛的生母也是得寵的貴妃,而李盛的舅舅也身居要職,為都察院左副都禦使,可以監察百官,是正三品的大員。
緊隨其後的就是七皇子李尋,身後跟著十一皇子李玄,十四皇子李盤,李尋掌控刑部,握天下刑名,也是權利極大,有些官員貪汙了,或者利用職權做了什麼,將來要查,都是刑部的事,你是清官還好,如若不是,生殺大權就在李尋手上,所以李尋的刑部幾乎可以和握有吏部的李盛分庭抗禮。
四皇子李江在爭皇位的幾位皇子中排第四,首先是手下就一個六皇子李群跟著自己,而且工部不似戶部管人口錢糧,吏部管升遷,刑部管殺罰,權利不是很大,但工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等,油水極大,可惜受到太子的戶部壓製,所以排在後麵。
皇位爭奪中排在最後的是二皇子李德,身後跟著就皇子李世,二皇子李德掌握六部中禮部,最大的權利就算是科舉了,一般的芝麻綠豆的小官都是李德的下人,但官職高一點的,地方肥一點的都被太子,老三和老七占著。
李禦在位三十八年,一共育有十四個皇子,這些皇子中隻有十皇子李亮沒有選擇陣營,也沒有決定要爭奪皇位,平日裏隻是獨來獨往。
現在老三和老四知道了陷害林雲道的就是太子和老七的人,怎能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勾當,老三首先憤慨的表示:“大哥太不話了,身為一國儲君,居然讓自己手下人胡作非為,還陷害師叔,我一定要去父皇那裏參他一本。”
老四接著說道:“老七也是的,仗著自己管刑名,就讓手下無事生非,欺壓良民,我也要參他一本。替師叔討回公道。”
這兩人說著還交換一下顏眼色,在老三眼裏,站在自己前麵的就隻有太子,太子若倒,自己就是眾位兄弟中,最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人選,而老四剛好要打壓一直壓自己一頭的老七,此時兩人是賊眉對鼠眼,一拍即合。
林雲道如何能不知道他們的心思,擺擺手說道:“不用了,想來是兩位皇子的下屬欺上瞞下,自行生事,做主子的不一定知道這些事情,這件事我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