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古廟,古廟旁有一棵參天巨樹。幾百年來,廟裏香火不絕,前來祈福的人綿延不斷。
古廟正中豎立有一座石像,那是一名體型健碩、身材修長的男子,他麵容剛毅、俊秀,一頭長發隨意的拋向腦後,衣衫向後揚起,此刻他正雙手聚天,仰望著蒼穹,臉上布滿了堅毅和欣慰,石像刻畫的很逼真,將那股飄逸和脫俗、堅韌與親和表現的栩栩如生。
古廟一側佇立一座石碑,正麵豎刻兩列大字:
破穹金,寒冰銳,焰穿長虹,誰與爭鋒?
回春木,蓋世土,煙雨霏霏,萬物重生。
背麵則記載了那一段不平凡的歲月,那一曲壯麗恢弘的詩歌...—————————————————————————————————“詩雨,功課做完了嗎?”
“做完了,奶奶,我出去玩去了...”
望著那瘦小的身軀一蹦一跳的消失在視野裏,老人歎了一口氣,“哎,可憐的娃啊...”
彼時,夕陽正與地平線擦肩而過,佇倚著茅屋門的老人傴僂的身影,與那跳動著的嬌小身軀,交相呼應。
天黑了。
大街上早已經掛滿了燈籠,鞭炮聲、鑼鼓聲不絕於耳,街頭上人頭攢動,燈火通明,好不熱鬧。原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夕節,元夕節是年後第一個重大的節日,人們值此之日為新的一年許願祈禱,賞花燈係紅繩等一係列歡娛活動,不勝枚舉。
要說元夕節這天最熱鬧的地方,可不是各國的都城,而是這平安鎮。平安鎮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鄉鎮,隻是因為恰好坐落於一個非常敏感的位置——位於大秦國、大炎國與杜水國三國的交壤處。
曆史上,三國戰亂無數,互有輸贏,將天下三分,多年來卻一直鬥戰不歇,鬧得三國接壤處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終於有一年,在杜水國誕生了一位勇略和智謀都十分出眾的君王,在他一力促成下,三國達成協議,在其共同的接壤處設立一片特殊的區域,此區獨立於三國之外,卻又為三國所共有,作為三國互相往來的一片重要的交流貿易區,這個地方,就是平安鎮了。
當時三位君王在平安鎮達成協議後,共同種下一棵桉樹,取其安定之意,同時將這個地方起名為平安鎮,願三國不再交戰,百姓不再受苦。
或許心誠則靈,這棵樹在曆史長河的灌溉下,近千年過去了,持續見證了三國的交好,漸漸的,經由平安鎮的緩衝,三國之間互相交流同化,風俗習慣樣貌也都極其相近。平安鎮也就成了一個十分有意義的地方,尤其是鎮內那見證三國和平年代的巨大桉樹,更成了許多有心人每逢元夕的必去之處。
原來元夕節有個習俗,就是在樹上係紅繩,可保佑親朋一年平安,於是,平安鎮的“平安樹”由於意義深遠,順利成章的成了紅繩大熱門。由於樹幹粗壯,樹枝又高,許多人不得不想盡各種辦法來栓繩,比如就有人專門在平安樹旁兜售兩頭栓有重物的紅繩,這樣許願的人就可以把繩子拋到樹枝上,這東西一經出現就供不應求,可見平安樹上栓繩的火爆程度。
言歸正傳,再看看我們的林詩雨。林詩雨今年7歲,打小跟年長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從未見過自己的父母。詩雨小時候常常問奶奶爹和娘在哪裏,每次奶奶都說他們去了很遠的地方,等辦完事了就回來。可林詩雨一直沒等到他們回來,但他相信他們會回來的,如果一直不回來等自己長大了就去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