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涉外公關禮儀(7)(2 / 3)

澳大利亞的風俗習慣

澳大利亞百分之六十是英國後裔,然而他們的性格卻比較外向,很容易接觸與了解。在社交中很有禮貌和友好,比較隨和。雖然他們與英美生活方式、習性較近,但他們為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而自豪。評論他們與英、美的異同,是非常不明智、不受歡迎的。除工會、宗教與個人問題而外,其他話題幾乎都可與澳大利亞人談得攏,但對下述兩個問題:澳大利亞土人社會與現代人社會的關係;袋鼠數量的控製,比較敏感,不宜過多涉及。

社交禮賓方麵,與英、美無十分明顯的差異,當然亦有值得注意之處:當你談起自己的學識和成就時,要注意謙遜一些;男人相處不要過於感情外露;辦事時須穿穩重一點的西裝,打領帶。澳大利亞是一個講求平等的社會,不要用命令式指使別人,或試圖用“上等人”、“高貴者”的身份和語氣說話。

由於澳大利亞居民主要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因此飲食菜肴風味也呈多元化,印度菜、中國萊、日本菜、德國菜、意大利菜等均有。悉尼岩牡蠣、澳大利亞特點牛排等都是當地有名的風味食品。澳大利亞人喜歡喝啤酒、葡萄酒,也喝茶和咖啡,喝茶也可和喝咖啡一樣加牛奶和糖。

與澳大利亞人進行商務交往的禮儀

澳大利亞人性格開朗,待人熱情,行動上較隨便。與賓客相見時,總要熱烈地握手一番。熟人之間,比較隨便地喊一聲“hello”,有時幹脆連“hello”也不喊,而隻是擠一下左眼,就算是打了招呼。有些土著居民的問候方式則是彼此用中指相互勾拉一下。商務交往中,可直呼對方的名字。

澳大利亞人還有一個特殊的禮貌習慣,即他們乘坐出租汽車時,總習慣與司機並排而坐,即使是夫婦同時乘車,通常也要丈夫與司機坐在前座,妻子則獨自坐在後座,他們認為這樣才是對司機的尊重,否則會被認為失禮。

赴澳大利亞開展商務活動,宜穿正式西裝,若是盛夏季節,可不必穿西裝,但最好係上領帶。澳大利亞人時間觀念非常強,會晤前須提前預約,並準時赴約。周日上午是他們習慣去教堂聽道的時間,商務會晤應注意避開。在談判桌上,不要跟他們繞圈子,最好的方法是單刀直人,迅速亮出底牌,因為澳大利亞商人通常不喜歡在討價還價上浪費時間。跟澳籍英國移民後裔做生意一起進餐時,注意不要在餐桌上提及有關生意方麵的事情,這是他們曆來十分反感的做法。但是,如果跟澳籍美國移民後裔做生意,則要充分利用在一起進餐的機會與之協商生意上的事情。

中東國家的風俗與禮儀

中東地區國家眾多,限於篇幅,本章僅對幾個有代表性的國家加以介紹。

埃及的風俗與禮儀

埃及地處非洲,也是中東地區的國家之一,生活習慣同大多數非洲人一樣,同時也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埃及素有“金字塔之國”、“文明古國”之稱,是一個很重視禮儀的國家。人們在相互打招呼時,常稱對方為“阿凡提”,阿凡提是阿拉伯文的音譯,是“先生”、“閣下”的意思,同時,他們還喜歡對方稱呼自己的頭銜。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埃及人時間觀念差,很少依照所定的時間行事。他們口頭上常常掛著“請等五分鍾”這句話,所謂的5分鍾,可能就是30分鍾也見不到人。街上電車和巴士秩序較混亂,外國人不宜搭乘,搭乘飯店的小型巴士較方便、便宜。街上的流動計程車是合乘的,不用計程表,付款時要加10%的小費,飯店、夜總會賬單內已附加了10%的服務費,通常再付5%的小費。

埃及的社交聚會的時間安排比較晚,晚飯可能10點半以後才吃,如應邀去吃飯可以帶一些鮮花和巧克力,花的顏色忌諱藍色、黑色和黃色。到主人家時不要讚美女主人窈窕,應稱讚他們體態豐滿。進餐中忌諱飲酒,但可飲茶,盤裏的食物應吃剩下些,這是對主人款待的極好讚揚。與埃及人交談時可多讚美埃及古老的文明,避免談論中東政治問題,忌諱談論與豬、狗有關的事情。他們在握手、遞東西時忌諱用左手,因為他們認為左手是用來拿髒東西的,不潔淨。與埃及人交往時還應注意他們的手勢:用拇指和食指點敲出“達達”的聲音,表示他們對話題很感興趣,完全同意對方的意見;用手指頭迅速地刮自己的耳朵,表示話不投機或完全不同意對方的見解;右手抹左手的手背,表示此事與自己無關;兩手的手掌朝上,表示疑問;右手掌拍左手掌,或左手掌拍右手掌,表示驚異和奇怪;用手指指著某人,表示對某人的蔑視或看不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