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1 / 3)

《明史》reference_book_ids\":[7263389533612280872,68670208828799744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清·梁章钜【浪跡續談】然餘嚐聞明思陵偶問詞臣曰:“今市肆交易,但雲買東西,而不及南北,何也?”輔臣周延儒對曰:“南方火,北方水。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此不待交易,故但言東西耳。”思陵善之。

周延儒,字玉繩,號挹齋,明末江蘇宜興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會試掄元,一個月後京城殿試,高中狀元,按實歲算剛二十。終大明一朝,連中三元的隻有兩位,周延儒連中兩元也是個很了不起的高考成績了。宜興城曾有一座漢白玉牌坊,刻著“會元狀元”,就是明廷為表彰周延儒所建,不過現已無,被紅衛兵小將當“四舊”給砸了。

《明史》把周延儒列入“奸臣傳”,跟嚴嵩趙文華扔一堆了,似有點冤。清人趙翼的《廿二史劄記》中說周延儒:“不過一庸相耳,以之入奸臣傳,未免稍過。”趙翼認為周延儒被列入奸臣傳的主要原因就是“特以不由廷推而得,故謗議紛然”。“廷推”簡言之就是當廷推薦官員,然後由皇帝決定是否任用。崇禎年間的這次廷推最不平常,稱得上是波詭雲譎,想看文人官袍裏的“小”的,一定不要錯過這段。

那時大學士劉鴻訓剛被罷免,崇禎讓廷臣們推薦接替人選,拿到名單之後,崇禎遍覽成基命、錢謙益等十一個人名,居然沒有他最心儀的周延儒,就問怎麼回事。這時溫體仁站了出來,說錢謙益那樁舊案子處理得輕,沒資格入選。周延儒隨即出班附議,建議罷免老錢的閣臣職位。溫體仁說的是錢謙益當年主持浙江省高考時,曾經收受童生錢千秋的重金賄賂,以試卷中一句“一朝平步上青天”為暗號,被取為浙江解元一事,實際上錢謙益並未收錢,也不知此中關節,最多是失察之罪。事後錢謙益也背了個奪俸處分。溫體仁在這種時候翻出來,目的很明確,致老錢於死地,把皇上喜歡的周延儒推上去,自己今後也少不了好處。崇禎果然大怒,罷了錢謙益的官,推薦的十一人也一個不用。這之後又發生了一件事,把朝臣的嫉妒心徹底激發出來了。崇禎二年(1629年)三月,周延儒被叫到文華殿,和皇上密談了好幾個鍾頭,沒人知道兩人的談話內容。隨即周延儒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翌年九月,升為首輔,成了貨真價實的宰相。而為周躥升做出過“突出貢獻”的溫體仁,也於同年入閣。

趙翼的態度是,太得主子寵的奴才必遭嫉。現在說說崇禎為啥那麼喜歡周延儒。崇禎元年(1628年)冬天,袁崇煥奏疏到,說錦州官兵要鬧嘩變,請朝廷趕緊發餉。崇禎召大臣問計,都說戰事要緊需立即補餉,否則激發兵變後果不堪設想。獨周延儒說:過去是防外敵,現在得防自己的兵。皇上您想,寧遠鬧,發了餉銀沒事了;錦州鬧,發了餉銀又沒事了,既然要錢這麼容易,其他駐防的官兵還不都得鬧嘩變?崇禎覺得特有道理,就問計將安出。周說,事急,不得不發,但以後得想個長久之策。皇上越聽越有道理,就把支持發餉的群臣劈頭蓋臉臭罵一頓。《烈皇小識》記:“時天威震迅,憂形於色。大小臣工皆戰懼不能仰對,而延儒由此荷聖眷矣。”

都支持發餉,唯獨你周延儒揣摩對了皇上的心思專享表揚,能不羨慕嫉妒恨嗎?

兩日後,崇禎又問周延儒袁崇煥要餉這事兒,周說,糧食不缺,缺的是銀子,古人羅雀掘鼠,軍心不變,這事貌似是將官們煽動士兵嘩變來要挾袁崇煥。“羅雀掘鼠”這句話說得再操蛋不過了,周延儒舉的是唐代張巡守睢陽的典,那是因為被安祿山圍城沒了給養,張巡的將士無奈之下才捉鳥逮老鼠吃,跟守遼東的袁崇煥部情況一樣嗎?不過沒辦法,崇禎愛聽,周延儒的話,句句與帝心對榫,周延儒太清楚了,朱由檢同誌是個又多疑又摳門的最高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