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任昂的土地還真是多啊,李雷心中感慨萬千,自己騎著高頭大馬遛了一上午,還沒能遛個遍。李雷已經問清楚了,現在一頃指的是五十畝,即使這樣,粗指算算,寬有五千米多,長也有六千米多,邊上還有一大片樹林。抵得上一般的鄉村了!
怪不得古代起義喜歡打土豪呢,李雷心中想著,忽看了看旁邊的麴正,笑道:“麴老伯,這土地的大小我看的差不多了,其他的情況還麻煩您老給介紹下?”
麴正是任昂的一名官家,專門負責打理著千頃良田的,據說祖上也是官宦之家,不過後來破敗了,不得不投身到任昂手下。麴正為人正直忠誠,雖然對任昂安排一個半大小子過來很不滿,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懈怠,一大早的就帶著李雷來巡查了。
“啟稟少爺,這土地皆是良田,故秋季多種麥,夏季多種梁,其中間雜種些粟、黍、麻、豆,旱稻也有一些。”麴正拱著手,好似說家常一般。“這些都是主糧,年產量大約是二十八萬石,扣除之後上交十四萬石。蔬菜瓜果的也有幾十頃,蔬菜有地芝(冬瓜)、瓠瓜、荸薺、茄子、豆角、蘿卜、蔓青、芥菜、苦麥菜、蒿菜、莧菜、大蒜、蔥、胡荽、韭菜、薑、竹荀、蘧蔬(草菇)、石菭(石耳)、花椒、胡椒、黃花菜、空心菜等;水果主要在樹林邊,有棗、柰、柿、梨、桑椹等。”
“呃,我不是問你這個!”李雷一聽頭都大了,看看麴正意猶未盡的還想把瓜果蔬菜的產量報一下,急忙打住。“那個具體的產量你詳細記載好,做個賬本給我看!我現在問你的是戶口的問題,我們這共有多少戶,青壯年又有多少?”
麴正看了李雷一眼,方道:“這個啊,計有二千戶餘,青壯年約有六千人吧!”
李雷點點頭,早在由樂平回九原的路上,任昂就給李雷交了個底,意思讓他挑選一批青壯年去打獵。這是為什麼呢?李雷用腳趾也想到了,任昂想建立一支私人武裝。至於安排高順進入軍隊,估計是想進而掌控九原縣的軍隊大權。期間,李雷終於得知了現在具體的年份,公元180年,距離黃巾大起義還有四年的時間,不過當年的黃巾大起義並未蔓延到並州。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李雷明白,工作不好找,尤其是這樣一上來就當領導的。所以對任昂很是感激,心道不知是自己比較走運,還是任昂慧眼識英才?不過這樣也好,自己趁機攢些錢,到時候跑到王允家,趁連環計還沒實施的時候,用黃金千兩把貂蟬給禮聘過來。
人的野心往往是隨著地位的變化而變化的,李雷本想隨便找幾個漂亮的女子了事,誰知看到手下土地有這麼大一塊,野心遂膨脹起來,就又打起貂蟬的主意。不過,他打主意的,又何止是貂蟬?
“麴老伯,把所有的佃戶都集中起來,我有話說,呃,老人和孩子就沒必要來了。”李雷下達了集合的命令,待會,自己就要訓話啦,哈哈!
“這個,現在正在耕種?”麴正遲疑著。
看著麴正的樣子,李雷明白,自己要立威了:“如果哪戶人不願意過來,那土地就收回來吧!”
“諾,少爺!”看著李雷森森的樣子,麴正猛然一頓,連忙拱手,隨後吩咐後麵的兩個手下去辦事。
不一時,十幾人就開始在田地和村莊裏敲起鑼來,邊敲邊吼著:“新少爺有話要說,趕緊到大場嘍,不來的就把地收回啦!”大場,是農民用來打糧並晾幹的地方,一邊,大場的地麵都用石滾來回翻壓,達到幹燥堅韌光滑的要求。用來做廣場,再合適不過。
“你去到大場安排,統計一下,我隨後就到。”李雷扔下一句話,縱馬向前而去。
得醞釀醞釀怎麼說,肯定不能說招兵,要不然傳出去可就吃不了兜著走啦。李雷盤算著任昂給的條件:良馬五十匹;三千金,李雷本還以為是黃金來,誰知道是白銀;镔鐵一千斤,李雷準備打一套鎧甲和件趁手的兵器;主糧上繳量可由十四萬石降為八萬石。
糧食這方麵大有考究,任昂本說由五成降為三成的,不過在李雷的堅持下改為了數字。這樣,可*作的空間才大些,李雷雖然對農業不是很了解,但心說憑借幾千年後的見識,把收成提高個一兩成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