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變瘦絕非福音
隨著健康常識的普及,大家對肥胖是百病之源似乎都耳熟能詳,然而,瘦也需要一個程度,即不應低於標準體重的20%,否則形體過瘦、皮膚粗糙、皺紋密布、脂肪缺乏,不僅會影響身體的各種功能,更是內髒隱匿疾病的預兆。
據報道,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模特,為了讓自己保持體型,堅持不吃任何脂肪類食物,對飲食萬般講究,最終,由於節食過度,患了嚴重的厭食症而死亡。
瘦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於體內分解代謝增加,“支出大於收入”或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等因素所致。如果一個人的飲食、精神及生活環境沒有特殊變化,在短時間內身體日漸消瘦,一定要加以重視,認真找出原因。
以老年人消瘦為例,人到60歲以後逐漸消瘦大都是正常現象,而且可以避免因肥胖而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症、膽石症、冠心病、糖尿病和腦溢血等許多慢性病。但是,“老年瘦”也可能預示著某些疾病的警訊。
一般性消瘦,這種消瘦不是由於體內病變所致,而是由於長期飲食缺少或太少運動引起,這類消瘦者可能伴有心悸、失眠、消化不良、易感疲勞等神經衰弱症狀。
消瘦程度逐漸加重,並伴有怕熱、多汗、煩躁不安等表現,有的病人甚至出現抑鬱、冷漠、低熱、精神錯亂等表現,常見於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
消瘦並伴有消化道症狀,特別是慢性不明顯的腹瀉,多見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等,由於消化和吸收障礙,也會引起消瘦。
糖尿病患者,早期多為肥胖,但時間一長,消耗增多,會造成消瘦,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雖沒有明顯的“三多”(多飲、多食、多尿)症狀,但由於體內糖代謝紊亂,也會導致消瘦。
先是消瘦,以後又逐漸出現皮膚黏膜色素沉著,應考慮為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無任何原因的消瘦,特別是近期有明顯消瘦者更應警惕,因惡性腫瘤早期都會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例如:消瘦伴有吞咽困難者,提示有食道癌的可能;消瘦伴有便血,,(便習慣改變、裏急後重、糞便變細等,要注意大腸癌、結腸癌;消瘦且有萎縮性胃炎或胃潰瘍的病史,應提防胃癌的潛伏;消瘦並於體表摸到腫大的淋巴結時,要當心支氣管癌或淋巴細胞瘤的存在。
此外,過度消瘦更是胰腺癌早期僅有的症狀。據統計,該病約有90%的病人有迅速而顯著的體重減輕,一旦出現黃疸往往已屬晚期。
中年人消瘦比較少見,這是因為中年人進食的熱量經常超過消耗量,多餘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存儲於各組織及皮下,所以進入中年期大多數人都會發胖。如果中年人不胖反瘦,而且是過度的消瘦,有可能是惡性腫瘤的征兆。
突然消瘦有可能是然消化係統各髒器的炎症或潰瘍,引起消化吸收障礙導致的,但是由於消瘦是惡性腫瘤的重要表征之一,所以中年人如果出現突然的消瘦,甚至伴有某個部位的腫塊或疼痛時,應及時到醫院做全麵的身體檢查,提防惡性腫瘤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