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目標是人生大誌,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終生為之奮鬥。這樣的大目標是很難精確詳細的。尤其是對成功經驗不足、閱曆不深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隨著成功經驗的增加,階段性的中短期目標的實現,人會站得更高,對人生大目標的認識會逐步清晰明確。所以人生大目標,可以不要求詳細、精確,隻要有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就可以了。比如立誌做個卓越的科學家、大企業家、政治家等等。
中短期目標應既有激勵價值,又要現實可行
心理學實驗證明,太難的和太容易的事,都不容易激起人的興趣和熱情。隻有比較難的事,才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才會激發人的熱情行動。中短期目標是現實行動的指南,如果低於自己的水平,幹些不能發揮自己能力的事情,則不具有激勵價值;但如果高不可攀,拿不出一項切實可行的計劃來,不能在一兩年內明顯見效,則會挫傷積極性,反而起消極作用。
短期目標應盡可能具體明確,並限定時間
短期目標,或者三五年,或者一二年,有的短期目標可短到半年三個月。這樣的短期目標,如果還不具體明確的話,那等於沒有目標。隻有具體、明確並有時限的目標才具有行動指導和激勵的價值。你要在特定的時限內完成特定的任務,你就會集中精力,開動腦筋,調動自己和他人的潛力,為實現目標而奮鬥。如果沒有明確具體目標和時限,就難免精神渙散、鬆鬆垮垮。
分階段實現大目標
目標遠大,才能激發你心中的力量,但是,如果目標距離我們太遠,我們就會因為長時間沒有實現目標而氣餒,甚至會因此而變得自卑。實現遠大目標的好方法就是在大目標下分出層次,分步實現大目標。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麵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馬拉鬆賽是比拚體力和耐力的運動,隻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還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勉強。
兩年後,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請他談經驗。
山田本不善言談,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但對他所謂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解開了,他在他的自傳中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裏外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生命比蓋房更需要藍圖,成功者和平庸者的差別,就在於前者為生命做計劃,決定一生的方向。
你可以把自己的目標想象成一個金字塔,塔頂是你的人生目標。你定的每一個目標和為達到目標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須指向你的人生目標。金字塔由五層組成。最上的一層最小,是核心。這一層包含著你的人生總體目標。下麵每一層是為實現上一層的圈套目標而要達到的較小目標。這五層可以分類如下:
①人生總體目標。這包括你的一生中要達到的2個至5個目標,如果你能達到或接近這些目標,就是盡了全力實現你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標了。
②長期目標。這是你為實現每一個人生總目標而製定的目標。一般來說,這些是你計劃用10年時間做到的事情。雖然你可以規劃10年以上的事情,但這樣分配時間並不明智。目標越遙遠,就越不具體,夜長夢多,但製定長期目標是重要的,沒有長期目標,你就可能有短期的失敗感。
③中期目標。這些是你為達到長期目標而定的目標。一般地說,這些是你計劃在5年至10年內做的事情。
④短期目標。這些是你為達到中期目標而定的目標。實現短期目標的時間為1年至5年。
⑤日常規劃。這是你為達到短期目標而定的每日、每周及每月的任務。短期目標界定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它使我們集中力量努力完成每一階段的目標。短期目標是動用人力去取得特殊結果的基本工具。
要想順利地、輕鬆地實現“未來遠景”,就必須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劃分為每一個事業發展階段的“短期目標”。這樣,你就可以踏著這些台階,達到成功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