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雲是吃過苦來的人,他謹記老父親“臨走”時說過的那句話“兒子,在富也別忘了本。要知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是的,曹雲心中一直有個不想說出來的結,那就是他聽說親家幫他經營的KTV在經營一種“灰色”的營生,他也曾經去哪裏看過,看不出什麼名堂。親家一再表示“曹大哥,別聽外人瞎搬弄,自家的兄弟用人格向你擔保,沒得哪些事,都是正規的唱歌跳舞,喝酒劃拳,真的!”
曹雲還能說什麼呢?再說親家向他表態,就是一旦有什麼事自己擺平,絕不牽涉到哥哥你,你隻管年底分紅,別操這份閑心。
想想也是哈,農家樂兼KTV都開業近十年了。沒出現啥異常,再說自己在農家樂的分紅有時比自己的餐飲還高。管他的喲,隻要有錢賺。懶得管他怎麼折騰。
一邊想著這些事,一邊在親家母親家公的熱情簇擁下進得親家的別墅客廳。
這新修的別墅就是不一樣,不像自己那個聯排,你看現在的別墅,樓下是寬大的客廳站盤,配有保姆房,會客廳,棋牌室,休閑廳,後花園和寬大的廚房,雙衛的人性設置旁,還別出心材的編製出兩間客居房,“平時都空著,是為鄉下的的親戚準備的,咱現在有錢了,可不能忘了那些窮親戚,要是來我家,決不能讓他們出去住,就當知恩圖報吧”
有錢過後的親家母跌聲爹氣的回答小芳。真是人有錢了,說話都不一樣了。可能是感覺到自己的語言有什麼不妥,趕忙補充了一句“當然啦,我和殷哥最要感謝的還是親家你們,沒有你們的信任和支持,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喲”
兩個女人互相攙扶著上樓去鬧騰去了。兒子曹貞迅速的跑上樓去,問幹媽電腦房在那裏。幹媽抱著她的乖兒子走進了裏屋。。。。。。
女人們擺自己的龍門陣,男人們談論做生意的大事,這裏沒有外人,倆兄弟隨便扯扯,就把一年來的許多不解之事全部搬到桌麵上來講清楚了事。
殷家請的保姆很洋氣,不高不矮的個子,燙著一發的時髦卷發,年齡大約在20多歲,聽說是殷家老家的親戚,大專畢業沒工作,就在“舅舅”家來煮煮飯什麼的。
殷家沒孩子,平時也很少回家,這保姆呀其實大部分都是給他看家。偶爾有貴客來家才下下廚房,所以像這樣的高工資低勞動誰都搶著幹。
殷部很心細,他喜歡自己喜歡的保姆類型,在眾多親戚女孩中他選擇了“雪花”。
“雪花”很聰靈人,人也長得漂亮,嘴也特別甜,整天“舅舅,舅媽”的叫得殷部兩口不多給點小費給她都覺得內疚。
保姆“雪花”端上了最拿手的“龍鳳湯”,兩家人高高興興的在寬大的別墅飯廳裏快樂的飲酒,快樂的擺擺家常。
真是不容易。兩家人經過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還能和好如初。
市麵上流傳著這樣的言語“兄弟是兄弟,不要一起做生意,生意歸生意,糾在一起傷情意”可殷部和曹雲跟市儈小人一拳重擊,因為他們不但是兄弟,而且把生意越做越好,這讓好多人羨慕他們的堅實情意。
古鎮上的創業者潛意識的把曹殷組合當成榜樣模仿,這讓兩家走得更加頻繁和熱火。
日子就在賺錢,分錢,享受中平安的度過。快到中秋了,曹雲買了月餅。驅車去“金喔喔”找殷部嘮嘮。
車緩緩的駛進殷家大院的側欄裏。裏麵傳出摔東西和打罵的聲音。曹雲感覺不妙,把車停在路邊三步做成兩步趕去按門鈴,還沒接觸門鈴呢,門就“哐”的一聲被裏麵衝出的一個黑影強摔在一邊。
一個披發衣衫不整的紅衣女子哭著跑了出來,往旁邊一射向小區大門跑去。
屋裏還在摔東西,是親家母那熟悉的吼叫聲,沒有親家的回應,也許是一個人在家裏唱獨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