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幹就幹,見村善三逐一訪問了廉價土地的主人,向他們提出改造和利用它們的計劃:不必出賣,見村善三負責在上麵建造廠房,租給企業家。土地主人則可以從見村善三手裏每月坐收相當單純出租土地10倍的租金,土地主人聽到這些誘人的條件,沒有一個不舉雙手讚成的。
土地問題解決了,就要找需要廠房的企業家。見村善三立即成立了見村地產開發公司,積極開展推銷業務。在廉價土地上建造的廠房,租金要比熱鬧的街市便宜得多,要找到客戶並不困難。見村很快就把自己、土地主人、企業家三家的利益分配關係明確公布出來:見村善三從租用廠房的企業家手中收取租金,扣除租用土地代辦費和廠房分攤償還金,所剩即為土地主人收入,換句話說,廠房租金和土地主人租金的差額,除去造廠房的費用,所剩代辦費等即為見村善三的收益。土地主人、企業家覺得此分配方案既合理又誘人,很快與見村善三協議簽約。之後見村善三便向銀行貸款,開始造房,並嚴格遵守到期歸還貸款及其利息的規定。
不出見村善三所料,這樣,不但給土地主人、企業家、銀行和自己帶來利益,還為地方帶來繁榮,因而得到社會各方麵的大力支持,見村地產開發公司業務發展極為迅速。光代辦費一年即達20多億日元。資金雄厚了,見村善三不再需要貸款了。由於企業家和土地主人紛紛上門洽談業務,見村善三抓住時機,從建造小廠房發展為建造大廠房,進而營造起占地廣闊的工業區來。就這樣,借雞生蛋,無本生利,加上經營得法,見村善三成了大富翁。
任何一場戰爭不僅是交戰雙方軍事實力的較量,還有賴於綜合國力的強弱。軍隊長期在外作戰,必然造成國家財力的枯竭;長期消耗,戰爭必敗無疑。
《作戰篇》之二——兵貴勝,不貴久
故兵貴勝,不貴久。
故知兵之將,
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孫子兵法》與軍事——趙匡胤奪取清流關
“兵貴神速”。在戰爭中,速度往往是取勝的關鍵,一支靈活的部隊憑借行動迅速可以擊垮比它大得多的部隊。在我國曆史上,用兵速勝的例子不勝枚舉。
公元956年,後周國主周世宗決定親征淮南。淮南是南唐主李璟所屬的地方。擔任先鋒一職的是趙匡胤。
趙匡胤,生於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祖籍涿州,世代為將。成年後不久,他毅然告別家人,投入後漢樞密使郭威帳下。由於他作戰勇敢、足智多謀,很得郭威的賞識。郭威在951年奪取後漢政權,改國號為後周後,將其提升為東西班行省,成為禁軍中一名較有聲威的指揮官。周世宗即位後,他與張永德等共掌禁兵。
趙匡胤親率先頭精銳部隊,迅速地向李璟的淮南地區挺進,首先在渦口大敗南唐軍,斬殺南唐都監何延錫等人。南唐大驚,忙派節度使皇
甫暉、姚鳳領兵10萬,扼守清流關,阻止周軍前進。
清流關在滁州的西南麵,倚山負水,地勢險峻。皇甫暉、姚鳳擁10萬之眾固守在那裏,更顯得堅固萬分,縱有雄兵猛將,也很難將其攻破。果然,有人將消息報知周世宗,周世宗心中十分為難,以為此關不容易破。
趙匡胤卻挺身奏道:“微臣願帶兵出戰,奪取清流關。”
周世宗說道:“愛卿雖然英勇非凡,足智多謀,但清流關極其堅固,用什麼辦法可以攻取呢?”
趙匡胤回答說:“兵貴神速,突然發兵迅速推進,攻其不備,便可以一鼓作氣奪取清流關,生擒二人。”
周世宗讚許道:“朕也想用此計奪取清流關。現在聽到你的意見與我一致。我想,隻要愛卿前往,一定能穩操勝券了。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愛卿立即領兵前往,不得延誤,朕在這裏靜候佳音。”
趙匡胤領了命令,點齊2萬人馬,連夜向清流關疾奔。天快亮時周軍已抵達關下。趙匡胤一聲令下,周軍把一座清流關圍了個水泄不通,關上守軍還在睡覺呢。直到雞叫三遍,旭日東升,守軍們才起床,派人出關偵察。不料門一開,偵騎還未出去,突然湧入一員大將,猛吼一聲,躍馬橫刀,逢人便殺,銳不可當,緊跟著他的周兵也一窩蜂地闖進關來,人人恐後,個個爭先,趕殺守軍。這些守軍,沒有想到周軍這麼快就到了清流關,個個手足無措,魂飛喪膽,哪裏還敢抵抗,隻是鼠竄般地四散奔逃。
皇甫暉、姚鳳二人剛剛起床,聽說周兵已入關,慌忙出屋,飛身上馬,向滁州逃去。可憐這10萬唐軍,被周兵大刀闊斧殺得奔逃無路,躲避無門,早已死傷了大半。僅有一小半逃得快的,僥幸留得性命,跟著他們的主帥,逃進了滁州城裏,10萬唐軍隻剩下了4萬人。趙匡胤以快取勝,奪取了清流關。
《孫子兵法》與商業——商場“快槍手”哈默
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兵貴神速”也很有指導意義。這是強調速戰,抓住戰機,提高效率,用高效率擊敗對手來贏得顧客。對於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哈默是商場“快槍手”,他總是不失時機地從一個領域轉到另一個領域,畢生先後從事過製藥業、石棉開采、銀行業、百貨、商店、釀酒業等。
一次偶然的機會,哈默走進一家蘇聯商店,想買一支鉛筆。售貨員遞給他一支德國產鉛筆,價錢貴得驚人,比美國鉛筆要貴10倍。哈默馬上想到,在疆土如此遼闊的蘇聯,連鉛筆這種小文具也要進口,可見蘇聯製筆工業相當落後。事後一打聽,果然不假,蘇聯當時隻有一家鉛筆廠,而且質量差、產量低,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要。蘇聯當時有一億人口,政府正號召工農大眾學文化,鉛筆需求量很大。
哈默了解了這一情況後,決定在蘇聯辦一家鉛筆廠。他正式向蘇聯政府提出辦廠申請,並很快得到了批準。哈默不愧為商界“快槍手”,拿到批文後,馬上三管齊下,進行辦廠。首先,以最快速度從德國請來製造鉛筆的技術師巴伊爾,並委托他以最快的速度招兵買馬,壯大力量;其次,以最快速度從英國運來生產機器;第三,以最快速度在蘇聯選定廠址。
經過一番努力,哈默的鉛筆廠正式投產運轉。哈默以快取勝,該廠生產的鉛筆價廉物美,很受蘇聯人的歡迎,沒過多久就風靡全蘇聯,將德國產的鉛筆擠到了被市場遺忘的角落。
《孫子兵法》與處世——巴爾紮克成功的秘訣
速度,不僅在戰場上很重要,對為人處世同樣重要。生活中,講求速度,就是要珍惜時間。時間是每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它不能貯存,也不能逆轉,是一種一次性的消耗品。生命是由時間組成,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巴爾紮克原本是個學法律的律師,但是,有一天卻突然向他的家庭宣布他想當一個作家。他的父母堅決反對,還聯合了他們所有的親戚朋友來反對他。在長時間的激烈爭論後,他們這個家庭達成了小資產階級獨特的折衷——巴爾紮克可以走他的路,但這條路怎麼走完全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在未來兩年內向他未經證實的能力付一點補貼,倘若兩年期滿他未能如願,那就請他毫不遲疑地回到律師事務所中去。
經過周密的計算,按最低生活標準,巴爾紮克的父母同意每月提供120法郎即一天4法郎,作為他們兒子在未來跋涉中的生活費。
巴爾紮克把自己的每一天都當成了最後一天去努力工作,他從圖書館借了幾十本書,放在案頭研讀。巴爾紮克與生俱來頭一次給自己規定了一件固定的工作,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止它。他經常三四天不離開屋子,沒日沒夜地在案頭筆耕。如果出門的話,那也隻是給他疲勞過度的神經補充一點刺激——買些咖啡、麵包、水果。他一連好幾天在床上寫作,隻是因為可以節省時間。整個創作季節裏,公園、遊樂場、飯館和咖啡館都離他的生活很遠。
兩年後,巴爾紮克終於憑借自己的本事拿到了第一筆稿費,並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成為法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