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 記(1 / 1)

《當代回族體育》是我承擔的由潘忠宇、孫振玉教授主持的寧夏大學“211工程”重點培育學科項目《西北地區回族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項目研究成果。很欣喜,我的第一本書終於付梓了,覺得很有成就感。不是自炫和驕傲,是覺得自己無論在學術上和人生閱曆上都有了一點兒積累和成長,從一個傻傻的愣頭學生,逐漸有了一點點模型,它也實實在在地成為我學術和人生中的裏程碑。

書雖說即將出版,但它的整體內容和結構,還都不盡如人意。對於體育而言,自己很外行。甚至回族文化,自己也是很外行的,雖然我都盡可能地去努力學習。本書中體育的分類是個相當專業的課題研究,但學術界體育分類主要側重於教學領域,我書中的內容卻側重於民間體育,因此第三章中的民間體育分類,一直心裏很不踏實。而且民間體育的項目之間界限也很模糊,有時一個項目似乎可以歸類在不同的多個亞類中。還有一點讓我心裏也是不安,民間體育一章分為八小節,沒有現成的分類研究,我隻能自己仔細斟酌一一加以分辨,然後盡可能準確地命名,但是否科學,自己真沒準兒,學術是個很嚴謹的問題,來不得半點含糊和模棱兩可。另外,非常羨慕課題組其他學識淵博的老師們,相比之下,自己的學識還很淺陋,缺少一定的理論深度,隻是有一些珍貴的圖片資料而已。因此,這本書是我的起點和牙牙學語,學海無涯,我當加倍努力。

其實,在這小小的成就背後,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操勞。在此我最想感激的是孫振玉教授,他手把手地指導我們如何搜集資料、如何擬寫提綱目錄、如何把握文字表述、如何田野作業。他不但在學術上悉心指導我們把握寫作著作的要旨,而且在課題宏觀掌控和外事聯係、組員工作學習及生活等各個方麵都操心備至,以確保我們這套叢書的順利開展。他吸納我們16位組員,給了每個人在學術和生活閱曆上的鍛煉機會,尤其我們在外地田野調研的旅程,讓很多成員一生難忘,真從心底真誠地感激孫老師。正如馬惠萍老師,憶起她的艱辛曆程,欲言又止,感慨的說不出話,不知用什麼語言來表達,隻說:“……想起來……真的……真很難忘……”雖然辛苦,卻是一生難忘。李斌老師也是感慨萬千,說他這一輩子都還沒這樣結伴出外考察過。的確,那段經曆在每個人心裏都不同凡響,是一生的珍藏。接到這個課題,既興奮又擔心,擔心自己學識淺薄,不足以勝任,也擔心外麵世界的複雜和未知。想起來真很難忘,生平第一次出寧夏,坐在去西安的列車上,已看不到送行的家人,想到外麵陌生的世界,自己很迷茫。但做事需要堅強,還得經得起風雨。在安徽亳州2月份的傾盆大雨中凍得發抖;在山東聊城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中,萬籟俱寂,人影寥寥的火車站晚上11點半下車,一個人踏著厚厚的積雪在沒有人影的街道找賓館住宿;在山東冠縣十裏鋪村,家家養狼狗,半人高,一家好幾條,狗在村子裏成群遊蕩,警惕陌生人,那天天吃羊肉的狼狗,稍有閃失似乎真的會撲上來把你吃掉似的,想起來就心顫。在甘肅東鄉縣山裏迷過路,在河南沈丘取款機取到過假錢,在西安車站遇到過騙子……最有趣的是,在青海化隆4月鵝毛大雪中,自己穿的秋衣秋褲,毛衣毛褲,再加厚毛呢外套怕凍感冒,而從青海直達雲南後,街上的美女們竟然涼鞋絲襪紗裙,一派清爽,自己幾近滑稽。為爭得寶貴時間,一路白天考察,晚上坐車,甚至春運期間坐過站票,擠得腳都放不下,這樣的經曆也許就這麼一次,一生難忘!

在此,真誠感謝寧夏大學“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了寶貴機會;感謝政法學院院長潘忠宇教授,給課題組很大的支持和鼓勵;感謝寧夏大學“211工程”辦公室王正英主任、陳曉芳副主任對項目的支持和幫助;感謝寧夏人民出版社責任編輯周立軍主任對本書精心細致的編輯和加工。同時也很感謝我們課題組各個成員,在每次討論會中,慷慨分享交流,因此在課題組老師們的經驗中,我吸取了很多學術精華,真很幸運能聚在這個課題組。《中國當代回族文化叢書》是課題組集體智慧的結晶,慶賀它的誕生!

何粉霞

2013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