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猶太人在美國有560萬人口,占美國總人口比例僅為1.9%,但是在排名前400名的美國富翁中,至少有100人是猶太人。美國猶太人的平均家庭收入高出美國平均水平40%。猶太人在美國從事的大多數是醫生、律師、商人、教師等行業。猶太人不但“控製”著華爾街,“統治”著好萊塢,甚至“操縱”著全美新聞媒體。美國的三大報紙——《紐約時報》、《華爾街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為猶太人所擁有,美國的三大新聞雜誌——《時代周刊》、《新聞周刊》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老板也都是猶太人。

美國的三大圖書出版商——蘭頓出版社(Random House)、西蒙蘇斯特出版社(Simon Schuster)和時代圖書公司都是由猶太人所擁有或者經營的。一直有爭議的媒體大王默多克是猶太人,巴菲特是猶太人,控製歐洲金融命脈的羅斯柴爾德、第一個億萬巨富洛克菲勒、金融大鱷索羅斯、鑽石大王彼德森……也都是猶太人,這貌似巧合,但其中必有其內在聯係。是否真的有猶太人的賺錢邏輯在支撐?

猶太人賺錢的本事天下聞名,他們對我們有何借鑒?

一個猶太人對他的兒子說:“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積累財富的習慣,賺錢時我們想辦法要比別人賺得多一點,當別人說1+1=2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2;而在花錢的時候,我們則要時刻想著辦同樣的事情,要比別人少花一點。”

兒子說記住了。

作為銅器商人的父親就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德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你應該說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

父親死後,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鍾表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經是大公司的董事長。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是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這個猶太人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了字。

許多人對他的這一“愚蠢”的舉動暗自發笑。這一堆垃圾有什麼用呢?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這個猶太人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溶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頭加工成底座;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來的灰塵都包起來,出售給花店。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猶太人的非凡智慧,猶太人在投資創業、巧選目標、廣告營銷、商場談判、信守契約等方麵,表現出出神入化的睿智,他們的經商謀略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絕。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之一,而猶太商人又以其獨特的經營技巧及眾多的商家富甲天下之狀,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引起全球人士的關注和研究。有的權威人士就這樣告訴世人:猶太富豪在家打個噴嚏,世界上所有的銀行都將引起感冒;五個猶太財團坐在一起,便能控製整個人類的黃金市場;當今美國人流行一句話:“美國的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中。”

本書通過對猶太人賺錢經驗的提煉和總結,希望讀者可以學習和運用這些財富密碼。本書說理淺顯易懂,文筆輕鬆流暢,有許多豐富的實例、名言,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