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西哈努克:九十年的柬埔寨傳奇(2)(3 / 3)

巡遊結束之後,西哈努克進入金鑾殿接受加冕。佛教兩大教派的僧王和婆羅門教僧王為他戴上了王冠。

就在加冕的當天晚上,在高棉人看來,出現了不祥之兆。按照傳統,新國王在加冕的那天上午在佛教僧侶和宮廷文武百官的簇擁下點燃了象征勝利的蠟燭。這個蠟燭要連續燃燒三天三夜不能熄滅。但是,到了那天晚上,一場大風把蠟燭吹滅了。

王宮內外的人們聞訊後都驚呆了。人們預言,新國王將會大禍臨頭,國家和民族將蒙受大災大難。西哈努克對此並不以為然。然而,不幸的是,這些預言居然應驗了。20年後,西哈努克被廢黜了。又過了近10年,柬埔寨被越南占領了。

西哈努克從一開始就似乎是一個命裏注定的不幸君主。

西哈努克榮登國王寶座,對一直被看作王儲的莫尼勒是一個打擊。他曾經是一個很有作為的軍官,在柬埔寨軍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失寵,也使那裏的軍人大為不悅,但他們又不得不效忠這位由法國人選出來的新國王。

然而,對民族民義者來說,西哈努克的登基則給他們帶來了希望,他們總算盼到具有敢於頂撞法國人名聲的諾羅敦家族繼承王位了、他們在自己的報紙《諾戈瓦特》上大肆宣揚這一勝利。為了爭取這位年輕國王的支持,他們的領導人親自拜見國王,力圖說服國王關心他們的反殖民主義的鬥爭。但是,剛剛離開中學校門的西哈努克對政治確實感到很陌生,而且他不願過深地卷入政治,因此,他隻是耐心地聽他們講。

法國殖民當局很快意識到,國王有可能受到民族主義分子的影響,於是切斷了國王同他們的聯係,對他們的報紙《諾戈瓦特》也加強了監督。此後,該報紙的調門變得低沉了。

為了加強對國主的控製,法國當局派了三個法國人到西哈努克身邊工作……一個是作為法國的代表(或稱高級專員的特別大使)加斯東·巴羅爾先生;一個是作為西哈努克私人顧問的雷內·莫裏宗先生。他既是國王的家庭教師,又是國王的高級秘書,為他起草正式講話和草擬信函。還有一個是作為西哈努克副官的阿梅代·菲利普·戴布瓦鬆先生。西哈努克後來稱他們是確有很高水平的“三人幫”。

盡管他們三人的職責是對西哈努克進行監視,但由於他們個人的特長和魅力,西哈努克同他們相處得相當不錯。

巴羅爾是一個留著小平頭、長著寬肩膀的舉重運動員。他頭腦敏捷、口齒靈利。他常繪聲繪聲地講述安德烈·莫魯瓦寫的《布蘭布爾上校的沉默》中的故事。西哈努克為他的漂亮口才和彬彬有禮的風度所折服。於是,這位國王成為監督者的俘虜。西哈努克對他幾乎毫不避諱。

莫裏宗作為國王的顧問,主要協助國王料理民政事務。他也相當有魅力,優美標準的體態,總是風度翩翩,像個花花公子,但卻忠於他嬌美的妻子。他總是能為西哈努克起草出修辭講究、語言風雅的演講稿,這使西哈努克從中獲益不淺。

作為國王的副官,戴布瓦鬆同西哈努克朝夕相處,最後居然成了西哈努克最忠實可靠的朋友之一。他出身貴族,曾當過海軍上尉。他高高的個頭,細條身材,英俊的臉龐,有一種希臘神話雕像的古典美。他舉止文雅,知識淵博,極富教養,對宮廷的裝飾和布置有極高的審美能力。這正好與這位亞洲君主崇尚和追求西方文化修養的強烈願望相吻合。可以說,西哈努克是最西化的東方君主之一。顯然這同他這位副官的影響和熏陶不無關係。在後來西哈努克漫長的人生中,不能說沒有他的影子。西哈努克似乎對他達到了崇拜的程度。他說:“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出身高貴和心靈高尚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