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日不落帝國”的女皇維多利亞(1)(1 / 3)

新女王給人們的第一感覺是極其完美而深刻的。人們壓抑得太久了,英倫大地所籠罩的腐朽的氣息激起了人們對於新的時代的強烈渴慕,而現實卻是,作為國家的代表的國王們盡管不斷地更替,喬治三世、攝政王、威廉國王,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裏已換了好幾位,但這幾個齷齪的老頭,淫逸而又貪婪、愚蠢而又荒謬、自負而又虛弱,永遠背負著債務、黴氣以及各種各樣的醜聞,他們把人們的期待一次又一次地擊得粉碎。

維多利亞迥然不同。她是那麼年輕,那麼漂亮,金色的頭發,嫩紅的臉蛋,歡快的步伐不斷地出現在古老都城,她的敏銳的感覺,明智的決定,謹慎的言談以及她的單純、多情與浪漫在無數臣民之間流傳。她如同古老傳說中的仙女,她似乎不是來自女修道院式的肯辛頓,那裏太神秘了,外人無從有直接生動的印象,她的突然出現如同來自純淨的天外。

青春和幸福的金暉塗抹著每一個時刻。

多年的空虛、寂寞與壓抑使維多利亞在青春妙齡之際突然獲得了權力與自由之後激動非常。一切都是那麼的好,騎馬、吃喝、跳舞,生活是那麼的活潑、輕鬆,哪一樣她都舍不得放棄,她最喜歡的還是那些盛大的舞會,她總是在尋找一切由頭來組織舞會,表兄弟的到來啦,過生日啦,年輕人的聚會啦,音樂響了起來,舞客們翩翩起舞,幽暗的燈光下如夢如影,就這樣飄飄欲仙,通宵達旦。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她還有太多的公務要做,像山一樣的文件堆積在桌前,但她絲毫也不感到厭煩,這工作是那樣的新鮮,這新鮮而陌生的工作時時刻刻提醒著她自己的身份,她因此而備感快樂,“我有那麼多由大臣們送來以及我給他們的文件,每天都有很多的呈文要我簽署,我總是有一大堆的事要做,我對做這種工作很高興。”在她即位後幾天的日記中她這樣寫道。

給她這些幸福的,除了地位、權勢,還有金錢,她已被授與38.5萬鎊的年金,支出家中的各項花費,她還享有蘭切斯特的采邑,年收入在2.7萬鎊以上,她償還了父親的債務,一身輕鬆想幹什麼便幹什麼。

維多利亞就這樣帶著年輕人的熱情與單純,踏著歡快、活潑的步履,從肯辛頓到白金漢宮開始了她那長達64個年頭的執政生涯。

人們有理由重燃希望,期待著一個完美的充滿活力的新的時代從此開始。

同母親的分居、與利奧波德的抗爭,表明了很多曾潛伏在維多利亞性格中的東西正走向前台,一種專橫獨斷的脾氣,一種強烈固執的自我中心意識越來越明晰可辨,人們發現宮中的禮儀,不僅遠沒鬆懈,而是越來越僵化了,一個非常明白的事實是,無論是誰,哪怕是最細微不過地觸犯了這些森嚴的清規戒律,就要被當作對女王的不恭而毫無例外地立即受到女王那銳利而輕蔑的白眼。

那些企圖介入她的生活,企圖對女王的行為施加任何影響的“危險分子”,都被她毫不猶豫地一一揮退。

但是,另一個形象卻揮之不去。或者說,她根本就沒有想到要將他揮退,甚至相反,當他朝女王徐徐走來時,她是熱烈地張開了嬌小的雙臂。

首相梅爾本勳爵,女王即位後接見的第一位政府要員,在那些曾在女王生活中演過重要角色的人物紛紛退隱之後悄然地走至前台,相當的一段時間裏,他充當著女王心目中的主角。

這位58歲的勳爵有著高貴的身世與優秀的素質,他生於富貴榮華之中,母親美麗而聰慧,是輝格黨尊顯的主人,他也被作為這個輝煌社會的一員而撫養成人,英俊的容貌,健全的大腦以及那寬仁而又豐富的內心,冷靜而又敏感的性情以及幽雅灑脫的舉止與博學的知識使他剛一成年便輕而易舉地在政界嶄露頭角,輝格黨一獲勝,他便成了政府的要員之一,而且很快便穩穩當當地當上了英國的首相。

在政治上他顯得自相矛盾,一方麵,信仰上他是個保守派,但他卻是因為身為主張改革的一黨即輝格黨的領袖身份才得以掌權,這樣一種奇特的矛盾正是當時許多政客們的共同特點,甚至包括維多利亞,因為這個社會本身就是一個矛盾著的怪胎。

麵對這樣的一種矛盾,聰明的梅爾本卻顯得相當的灑脫:他認定,政府的全部職能隻在任其自然,所做的一切無非隻是防止犯罪和維持契約。這看起來真有些大智若愚,它使得梅爾本在處理許許多多複雜的事物與緊張的人事時顯得特別的漫不經心與輕鬆自如。嚴肅而拘謹的接受接見的官員們常常發現他不是斜躺在一張繃床上,麵前攤滿了書籍和報紙,就是正在化妝室悠閑地刮著胡子,或者是全神貫注地吹起一片輕颺的羽毛,或者是突然來一句不著邊際的玩笑,即使是在內閣會上,他也常常不知在什麼時候呼呼大睡,在他的麵前誰也別想故作正經。但千萬別以為他的心裏也一樣糊糊塗塗,不著邊際。在接見官員時,他常常是在前一天夜裏已將他們的事情做了苦苦研究,甚至每一個細節。因而當他收起那份漫不經心而做出決定時又總是那麼的明智、正確,讓人們懷疑他的那份漫不經心的懈怠是不是一種偉大的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