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演講幽默 笑口常開 (5)(3 / 3)

“不教你的孫子工作,無異於教他們偷竊。”

“時光飛逝,但是記住,別做丈夫,做領航員!”

結尾要達到清雅動人、耐人尋味的境界必須妥帖優美地處理好演講的問答階段,並正確解決好演講後期出現的問題。

眾所周知,演講基本上是自白,而最後的問答卻是令人興奮的對話。許多演講者在前麵“一路順風”,而在問答時卻由於緊張慌亂而漏洞百出,引起聽眾的哂笑。其實,答問階段應該是最吸引人也是最有樂趣的部分,它使你與聽眾直接交流、廣泛切磋、相得益彰。

用幽默和驚人的消息活躍答問階段的氣氛是一種好辦法。當你用激昂的語調結束發言回到座位上,待聽眾的掌聲平息後,主持人將站出來傳達你事先讓他說的話:“劉弘一先生樂意回答各位提出的問題。他讓我轉告大家,這兒沒有任何限製。”

有些問題你答不上來就坦率承認。而如果一係列問題你都答不上來,就得說點什麼。比如:“我不能回答那些問題,但是你的話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些我忽略的事情……”

當你麵對一些冗長的、漫無邊際的問題時,可以做一個簡單風趣地回答:“請坐上飛機說。” “那不是個問題……而是一張調查取證表。”

總之,聽眾的心理是“考官”式的,敏銳的聽眾想看在炮火之下你能否堅不可摧。因此,要鎮靜自若、風趣詼諧、和善友好、神情專注、彬彬有禮。

從事科學思想史研究的金賽博士在一次演講中,講完他的主題“男人與女人”之後,希望聽眾提出問題。

“金賽博士,你剛才講得我都有興趣聽,”一位女士說,“但是我個人仍然認為男人與女人實在很相同。依您的看法,男人和女人主要的不同在哪裏?”

“女士,”他回答,“我無法明確回答。”

在許多時候,演講進行到最後,也是問題接連不斷的時候。你要創造和維持雋永的意蘊,就得嚐試將那些足以砸鍋的困擾巧妙地彙入你孜孜以求的情調,使之富有味道。

赫伯·特魯把演講後期的問題歸為三種:幽默失敗、環境物理情況下的幹擾、聽眾故意搗亂。對於這些情況,我們都應當用幽默術對付,以便贏得“趣結”的效果。

遭遇到幽默失靈的尷尬時刻,你要設法自我解嘲:“我們來談個條件,如果你們聽了這個故事不笑,我就答應從此不講它。”妙語都是救星,它對任何困窘的場麵都有解圍的功效。

一旦發生出其不意的事情——電燈熄滅、放映機不運轉等,要用幽默來寬慰化解。比如:

“我想這家賓館大概欠了電費。”

善於應付局麵的費爾德,有一次講演途中,突然“乒”地響了一聲。

費爾德馬上解釋說:“老鼠!”聽眾哄笑。

有時,某些聽眾開始就比較難纏、敵視的態度直到結束都未改變,他們會挑剔、會起哄,盡可能難為你,而你必須以有利、愉快的姿態去麵對。

演說家麥法倫有一次在演講結束後,一個人擠到前麵來,說是要問問題,其實是想發表相反的演說。這個人滔滔不絕地講了五分鍾還不罷休。當他終於停下來,麥法倫問他:“是不是可以請你把問題重複一遍?”聽眾席爆發出一陣笑聲。

一件不太愉快的幹擾溜過去,程序繼續進行。

那些過於謙卑的君子往往以成堆的套話、廢話抹煞了一篇好演講應有的雋永、瀟灑。“我今天沒有講好”、“拋磚引玉”、“再補充兩點”……諸如此類的“S”形,“白蠟”形結尾,真正乏味之極。

精彩的結束,能使整個演講的內蘊和風采瞬間升華,它是風趣動人,別出心裁的,同時又是精練無比,絕不拖泥帶水。

美國一位著名演講家在行將結束自己的演講時,穿上了外套,戴好了手套,然後溫文爾雅地用他那詼諧的口吻說:“先生們,女士們,我已經結束了自己的演講,而你們呢?”此招既出,反響熱烈。

學會打趣。幽默雋永的結語讓人體味到溫暖而靈性十足的美感,它使你的演講超然舒曼,給聽眾深遠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