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 世界的和平鴿(1 / 1)

1918年,歐洲戰局逐漸趨於穩定。

這種穩定,更準確的說,是一種平衡態勢。簡而言之,在察覺到了大秦裝備優良的遠征軍之後,英法美聯軍就已經喪失了戰鬥意誌。

尤其是,1917年12月份,在德國魏瑪西部平原爆發的一場規模高達百萬人的大戰鬥,世人稱之為“魏瑪戰役”!

本來,對此次戰役,協約國抱有信心。甚至不惜動用了大部分的後勤資源,動用了近五千門火炮,三百架飛機,以及七十餘萬兵力。

而協約國的此次戰役的唯一目的就是攻占魏瑪,打開通往柏林的西大門,隻是,令人沒想到的一點,在戰鬥正酣暢之時,來自背後的一支大秦裝甲部隊直接打穿了整個協約國的進攻防線。

而據當時的參戰者的描述,大秦的裝甲部隊是鋼鐵洪流,黑色怪獸。當然,這隻是來自士兵們的描述,而在官方文件中,大秦將這種黑色怪獸稱之為“黑虎2型”。

沒錯,當大秦的虎式坦克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戰場之時,英法美才發現,原來之前引以為傲的戰爭武器坦克早就被大秦研究的透透的了!

無疑,戰術上的差距,加上武器上的差距讓英法美精心準備的魏瑪戰役一敗塗地不說,還丟失了近一年儲存的戰備物資。

但可惜的是,挾持大勝之勢的大秦遠征軍也沒有能夠乘勝追擊的能力,畢竟,隻要前線爆發了戰鬥,那麼柏林大後方便會爆發起義。

而為了維持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基本統治,大部分的遠征軍也是不得不駐紮在德國各大城市,以維持德國不土崩瓦解。

而時間就在如此的僵持態勢中流失而來,流逝而去。

隻是,當歐洲戰局遲遲打不開局麵之時,大秦卻悍然開辟了北美戰區,意圖從後方擊潰協約國的支柱國家美國。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大秦的這一步棋的確是神來之筆,讓協約國陷入了顧頭不顧尾的兩難局麵。

為此,美國總統威爾遜不惜發表鐵幕演講,來表示歐洲對美洲的保護作用,而在此危急時刻,美國國會也通過了戰時經濟政策,臨時入伍條例等等。

但是,可惜的是,似乎美國人從來沒有聽過一句名言。一旦,美國失去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為其帶來的天然的地理優勢之後,那麼美國將會讓世人意識到,未參加過世界一戰的美軍將會是多麼脆弱不堪!

1917年底,通過白令海峽,大秦美洲遠征軍攻占阿拉斯加,準備進入西海岸。與此同時,因為戰局突然惡化,整個協約國內部爆發了更強大反對風波。

當然,和同盟國的反對風波不同,協約國內部的反對風波是被冠以民主,自由的名號的,也因此,協約國內部的風波愈演愈烈。

生活物資的下降,長達五年的世界大戰,一切的一切都讓協約國的民眾達到了忍耐的最高限度。而與此同時,一曲新的歌謠也在世界上陡然流傳著。

而這首歌謠有一個動聽的名字——和平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