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梅開二度(2 / 3)

佐藤提出的建議是改變陳列方式,他認為單純的並排方式沒有震撼力,店鋪陳列應納入設計概念,以傳達更強烈的信息。

在新旗艦店開業的時候,佐藤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驚訝不已的罐裝UT 創意。在佐藤的設計下,同種款式和尺碼的UT被整齊地放在一個大罐子裏,罐子外麵有供消費者試穿的樣品,隻要消費者試穿後覺得OK,就可以打開罐子直接從裏麵拿出一件T恤到櫃台付賬。

罐子是透明的,這樣一來,既沒有丟失掉展示功能,同時又省去了營業員翻箱倒櫃去找合適尺碼衣服的時間,讓整個店鋪看起來更整潔,消費的舒適度也大大增加了。

2007年4月,完全采用佐藤罐裝UT設計概念的旗艦店在原宿開張。店內的整整一麵牆上陳列有500種T恤,氣勢非常逼人。賣場的每一層都有UT檢索機,消費者隻要隨便觸摸一下屏幕,就能夠在電腦模型的身上隨意搭配自己喜歡的衣服,然後便可以直接走到大罐子前拿出衣服付錢走人。

這讓整個購物過程完全實現了自助,柳井正覺得自己夢想中的優衣庫到現如今才真正現實了。這種罐裝UT的模式一經推出,立即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消費熱潮。優衣庫店鋪內連續數天擠滿了大量消費者,人滿為患的問題再一次上演。

柳井正並沒有就此滿足,除了在購物方式上做文章外,為了能夠盡量減少T恤撞衫的可能性,還聘請了大量的設計師來為UT設計新款式。在罐裝UT前麵有兩個標簽,一個標簽上寫著對UT材質的介紹以及價格,另一個標簽上寫著設計師的簡介。由此可見柳井正對設計的重視程度。

優衣庫的設計師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可能是倫敦街頭的塗鴉藝術家,也有可能是專門為時尚模特設計服裝的優秀設計師。不管設計師的身份如何,隻要能夠給優衣庫帶來前所未有的設計體驗,就是值得用的人才。這一點,柳井正顯得格外開放。

同時,柳井正的時尚嗅覺還延伸到了電影界。最典型的例子是,當迪士尼的魔幻大片 《愛麗絲夢遊仙境》 剛剛在全球同步公映時,UT係列馬上就推出了以愛麗絲為主題的全球限量版,這又引起了一陣瘋搶。

隨著UT的推出和熱賣,柳井正在名氣略好的優衣庫旗艦店還開設了UT博物館。在這些巨大的博物館裏,消費者可以將自己顧客的身份轉換成遊客,看著一件件極具藝術特色的UT,每個人在除了張大嘴巴表示驚訝的同時,甚至還能勾起不少兒時的回憶。尤其是以日本史上最偉大的漫畫家手塚治蟲的作品為創作源泉而推出的漫畫係列T恤,更在全日本乃至全球都掀起了一股懷舊風。在UT上,你甚至能看到來自《鐵臂阿童木》《怪醫秦博士》《多羅羅》《森林大帝》 等眾多耳熟能詳的漫畫中的角色。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衝浪文化的“衝浪”係列T恤。印有偉人漫畫頭像的“偉人”係列中,懷特兄弟、伽利略、哥倫布等熟悉的名字“不幸”成了頭號目標。另外,還有“T26”“孩童物語”“甜點”“Los Logos”等,總共多達15個係列、500多款式樣的T恤衫。優衣庫鐵定了心要站在世界潮流的最前沿,本著一切元素皆可為我所用的理念,一步步地把UT係列推向了最高峰。

這些不僅隻是UT的設計概念,更是優衣庫經營文化的體現。在柳井正看來,優衣庫應與其他品牌甚至是其他一流品牌能夠自由搭配,而優衣庫需要向消費者傳達“默默無聞地注重質量”的生產者角色。而在服裝中最能承擔“沉默者”角色的非T恤莫屬了。柳井正認為,T恤是所有衣服裏麵最簡單的產品,卻很有潛力成為一個理想的商業模式。

果真,通過簡單的設計,UT係列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化藝術。顧客因為穿著UT而會感到與眾不同,這正是優衣庫的終極夢想——穿衣服的人才是最終的主角,讓每一個顧客都因為優衣庫而變得與眾不同。

救世主佐藤可士和

優衣庫在日本乃至在全球開設旗艦店的過程中,永遠都少不了佐藤可士和的功勞,柳井正對此心裏清楚,尤其是在美國紐約開設旗艦店期間,佐藤可士和的“超合理主義”真正震懾到了以設計先鋒自稱的美國人。

2004年11月,優衣庫在美國以堂前君為董事長開設了分公司。2005年9月到10月間,優衣庫在紐約一共開設了三家新店鋪,這三家店的賣場麵積平均達到了700平方米。這個數字雖不算龐大,但在紐約想要支撐起三家如此規模的店鋪,優衣庫就必須有足夠吸引人眼球的商品推出來。

況且,紐約人根本就不知道優衣庫。如果是在日本,有著前期口碑營銷的積累效應,人們會因為優衣庫開新店而進來看看有沒有自己需要的衣服。但紐約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其一,這裏的人們根本就不缺新鮮款式的衣服穿;其二,優衣庫想要在這裏開店,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沒有任何口碑基礎的優衣庫就這樣冒冒失失地闖進了美國市場。結果可想而知,這三家店鋪不得不全麵退出。紐約的失敗,給柳井正留下了一道選擇題:究竟什麼才是扭轉現在局麵的關鍵?產品,銷售,服務,還是企業識別?

此時,柳井正在一次電視訪談中認識了佐藤可士和,兩人見麵沒多久後,佐藤就以創意總監的身份出現在了優衣庫中。佐藤就像是一個救世主,他的出現,扭轉了在困境中苦苦掙紮的優衣庫。

作為當時日本廣告界和設計界的風雲人物,其作品可謂是包羅萬象,從平麵廣告設計到產品、空間設計,無不給人一種簡單到極致,但是卻富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的感覺。在一次與麒麟啤酒合作時,他突發奇想,用印有Logo的廣告幕布將停在街邊的車輛全部罩了起來,使得來來往往的人群全都被這新奇的一幕所吸引,如此簡單卻又出其不意的方式,令麒麟啤酒一下子打開了知名度。也因此,佐藤被稱為“能夠帶動銷售的設計魔術師”。

事實上,所有能夠震懾人心的點子,絕不是突然出現在腦海中的,想要捕捉到這一稍縱即逝的靈感,必須要有自己獨門的“擒拿術”才行。佐藤所擅長的“擒拿術”是“超級整理術”,在佐藤的辦公室內,除了辦公必備的桌椅外,就再也沒有任何東西了。出門時,佐藤的身上也隻帶著最低需求的東西。

佐藤認為,任何事情隻有回歸到最根本的狀態,才能從中找出其本質所在。也因此,每當完成一個項目時,佐藤都會強迫他手下的員工將電腦與桌麵的資料文件全部整理一遍。起初,大家會對這個要求叫苦不迭,既然已經完成了,為什麼還要去整理呢?但很快,大家就從這種整理中發現了設計的奧妙所在,每一個被創造出來的設計,其成功之處,都在於這個設計的本質。而想要撥開設計成果上花花綠綠的“外衣”,隻有重新整理過,才能做到。

超級整理術,不單單是佐藤進行設計時才會用到的概念,在給各個上門求助的企業家進行“把脈”時,佐藤也會這樣去做。將所有的信息羅列出來,然後繼續整理,找出症結所在。柳井正也正是看中了這點,在與佐藤多次交流後,佐藤為柳井正整理出了扭轉局麵的關鍵,那就是“企業識別”和“服務”。找到了“症結”所在,接下來就是“對症下藥”了。佐藤為優衣庫所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設計紐約旗艦店。

此時,因為大量的產品堆積,優衣庫不得不對積壓的庫存進行處理。工作人員找來找去,最後在紐約的SOHO區尋到一個240平方米的小店麵,店裏沒有任何裝修,完全是一個毛坯房。這裏就被作為優衣庫三家店麵積存商品的中轉地被租了下來。在調查的過程中,柳井正忽然意識到了SOHO地區的特殊性,想必在這裏開店應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紐約城市規劃的59個街區中,SOHO並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街區,而是隸屬於曼哈頓第二區。居住在這裏的總人口雖然隻有紐約人口總數的1%,且有一半人是年齡在25~45歲之間的單身住戶。正因為此,這裏的居民平均消費水平才會高於其他街區。

而且,這裏還是一片藝術發源地,在逐漸商業化的今天,在紐約已經很難尋覓到商業和藝術結合得如此緊密的街區了。源於這樣的背景,柳井正看到了打開紐約市場的另一扇大門。當下,柳井正就決定,在SOHO開一家旗艦店。

選擇最合適的地點開店,是柳井正總結出來的製勝法則。

扭轉紐約的敗局

在紐約經營休閑服飾零售業,優衣庫的競爭對手可不少,而且在價格上也占不到什麼便宜,並且優衣庫一貫打著“自由和民主”的旗號,這對一個時尚品牌而言也有些太過嚴肅了。在柳井正與佐藤經過多次商談後,他們商定雖然是純商業活動,但也要給優衣庫披上一層藝術的外衣,這樣才能贏得人們的關注。柳井正希望佐藤能夠用他的廣告創意,向消費者傳達這樣一個理念:“衣服是服裝的零件,組合是消費者的自由。”

想要挑戰美國的服裝市場,優衣庫就必須對流行時尚保持高度敏感性。在佐藤可士和的幫助下,優衣庫以“超合理主義”的設想轟開了紐約的大門。

優衣庫雖然被日本人譽為國民品牌,但在國際市場上其隻能算是一年級新生。真正讓世界人民開始認識優衣庫的起點,源自2006年紐約旗艦店的盛大開業。

2006年11月10日,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優衣庫在紐約SOHO街區開設了迄今為止最大的賣場。開業當天,柳井正麵對媒體,大聲發表講話:“現在優衣庫所能實現的最高水平的商品、店內陳設和服務,全部都集結在這家代表著優衣庫全球化的旗艦店中。”也就是說,這家店鋪等同於是柳井正重啟國際化夢想的第一站。

一場新的征程正在等著他。

既然是首戰,就必須要首戰告捷。在店麵設計上,佐藤可士和提供了大量的好點子。同時,柳井正還為佐藤可士和請到了大量在當時非常知名的一流設計師來組成一個團隊。他希望這個團隊能夠幫助自己完美地實現國際化的野心。柳井正親自擔任團隊的指導工作,佐藤負責藝術指導,在其他幾位設計師的全力協助下,SOHO店的任務是要完完全全把“超合理主義”的概念具象出來。

集合了這麼多優秀的人才,柳井正不希望新店麵像其他幾家店鋪一樣成為啞炮,否則這將會是最大的笑柄。佐藤可士和堅持的是極簡主義。在最初裝修時,有人提議說要把天花板高高吊起來,這樣會使消費者在視覺上有更充足的空間。但如此一來,優衣庫便和普通大賣場沒有區別了。柳井正說,不要在店麵如何裝修才能更豪華上下功夫,優衣庫真正要做的是商品。隻有把商品放在了優先考慮的位置上,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名副其實的優衣庫。

基於佐藤的設計思維,柳井正要求在店鋪裝修上越簡約越好,但時刻要注意,簡約不等同於簡單。能夠把簡約做到極致,也是一種美學。簡約不是沒有設計,而是讓消費者在走進店鋪後,第一眼就能看到真正打動內心的東西,而不是取而代之的各種煩瑣裝飾。於是在之後的設計中,大大加重了櫥窗和展示櫃的比重,甚至很多商品的價目牌也放在了展示櫃中,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能感受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而設計的最根本在於消費者在店鋪中能夠產生舒適的購物體驗。既然要避免讓消費者產生和其他賣場雷同的感覺,同時還必須讓消費者覺得來到優衣庫後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首要的一點是,要在第一時間吸引住消費者的注意力,並且通過合理的設計來展示給消費者不同的意外和驚喜。

柳井正最後與大家討論出來的結果是,在店鋪的入口處設置發光的展示櫥櫃,櫥櫃中利用旋轉的假模特來全方位展示優衣庫的主打服裝。從優衣庫店麵前走過的人群可以對自己心儀的服裝進行綜合對比,甚至根本就不需要進店,更不需要在自己身上換來換去就能得出自己想要的搭配效果。

這種開放性的設計,讓美國人體驗到了來自東亞的熱情。優衣庫的人氣在一夜之間飆升起來,紐約旗艦店的成功徹底開啟了優衣庫走向國際市場的新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SOHO旗艦店的火爆盛況順便也帶活了其他幾家原本經營得並不是很好的店麵,優衣庫的良好口碑終於在紐約傳播了開來。

紐約旗艦店麵世時,優衣庫的新LOGO也第一次展現給全世界的消費者。

佐藤在柳井正的授意下,對原有的標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新標誌的字體隻是保留了骨架,底色完全變成了純紅。有媒體指出,當看到這個標誌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想到了日本的國旗。也有人批評說,這樣的標誌沒有很好地融入當地的文化氛圍中,而隻是在片麵強調優衣庫的日本文化。柳井正卻非常支持佐藤,他不擔心外國人看不懂,隻要設計能夠體現出優衣庫的本質,就一定能夠在海外釋放出強烈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