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疑點(2 / 2)

下麵出現的,是一個30歲出頭的男人,梳著油光發亮的大背頭,穿白色襯衫,外麵套一件灰色馬甲,標準的英國人長相。

他的皮膚還有溫度,並且沒有屍僵現象。

初步判定,死亡時間應該不超過一個小時。

屍體的其他地方都沒什麼異樣,唯一奇怪的,是嘴唇。

屍體的嘴唇上,抹著異常鮮豔的口紅,並且散發著古怪的味道。

這是在測試自己研發的化妝品嗎?

顧問有些疑惑。

他從一旁的書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書,封麵是白色,上麵用法語寫著書名《基督山伯爵》。

複仇?

第一時間,顧問就想到了這本小說的核心基調。

《基督山伯爵》,是西方通俗小說的集大成者,被稱作爽文的鼻祖。

著名的金庸,在寫武俠小說的時候,都對這本書有不少借鑒。

而這本書所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複仇的故事。

顧問的直覺告訴他,這本書或許是副本給出的提示。

最起案子的關鍵點,在於“複仇”。

如果是仇殺的話…

顧問眼神微動,緩緩撕下了手中小說的一頁,用來沾染死者嘴上的口紅,放在鼻子下方嗅了嗅。

隨後…

瞳孔驟然收縮!

如果他的嗅覺沒有出問題的話。

口紅中含有的成分是…被稱為“毒藥之王”的氰化鉀!

隻需要幾克,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置人於死地!

這個發現,讓顧問更加確定。

這就是一場仇殺!

並且還極有可能是熟人作案!

殺人是要有動機的。

死者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理發匠,在財富方麵,沒有能讓人覬覦的可能。

要說是惹上了當地黑幫。

剃刀黨要殺人,也不會這麼有技術含量。

而能夠無聲無息的在死者私下研製的口紅中摻入氰化鉀。

這說明了一點,這個凶手,應該和死者生前關係很好,能夠讓他毫無防備。

是男人還是女人?

女人!

第一時間,顧問就做出了這個判斷。

身為一個隻給女性剪頭的理發匠,還在私底下研究化妝品。

與男性能夠接觸的地方,是非常少的。

而他常接觸的女性…

是客戶!

剪頭並不是一錘子買賣,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講。

在理發匠幫忙做好造型後,後續的打理、修剪、保養都需要雙方時常保持聯係。

這樣一來,他必定會從客戶中結識大量女性朋友。

但是,剪完頭後續的一係列保養,是要花很多錢的。

20世紀初的倫敦,上下階級分化嚴重。

對於底層人士來說,別說是保養頭發了,就算是修剪,都恨不得自己上手來。

因此,能夠與死者長時間保持聯係的女性,一定很有錢。

並且,能和一個男性理發匠這麼親近。

這人要麼是個寡婦,要麼就是政治聯姻,夫妻雙方貌合神離,各玩各的。

一念至此,顧問開始排列所得出的線索。

女性,富有。

年齡大概在三四十歲左右。

皮膚保養的一定很好。

是死者常聯係的客戶。

極有可能是寡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