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勢拔五嶽掩赤城(1 / 3)

狂風呼嘯,黃沙漫天,無數細小砂石紛揚飄灑,半晌又簌簌掉落。天昏地暗,黑雲翻湧,不過三丈距離,卻已然難以看清。駿馬驚嘶,人影散亂,一片慌亂景象。

空中猛地劃過一道閃電,天地皆白,周圍狀況瞬間清晰明了。此乃一行軍馬,在這深秋風暴中團團亂轉,中軍旗幟倒伏,隱約看見褐色旗麵上,大書“八大王忠”字樣,赫然便是漢中張獻忠部。

隻聽見一聲大喝:“弟兄們休要慌亂,此處地處黃壩,不過多遠便有玉帶河。隻要走出這峽穀,到那河畔,咱們就安全了……”風聲狂猛,可這聲音卻毫無阻遏,傳入眾人耳中。

眾軍士猛地一震,迅速歸位,混亂大軍驀地整齊,排成兩列縱隊,次第前進。

“轟隆”!驚雷滾滾,方才整齊的騎兵隊伍忽然又一片混亂。幾個騎兵拉扯不住,竟被身下坐騎掀翻在地。也難怪,深秋時節,突然狂風暴雷,勇士尚且驚懼,何獨這些馬兒呢。

那幾個被掀落的騎士左右顧盼,不知所措。前軍突然傳下號令“全速前進”!慌亂中,幾人扶起帽簷,準備翻身上馬,不料這幾匹駿馬驚魂未定,驚嘶不已。腳剛一踏上馬鐙,便被又掀落在地。

當是時,一個軍官模樣的青年禦馬電馳,猛然來到這幾人跟前,腰間寒光一閃,鮮血激射,一匹頗為高大的棗紅駿馬的頭顱驀地飛出丈餘。那馬竟悲嘯如故,身軀四下撲騰,方一會兒,才緩緩倒地。

那青年相貌頗為清俊,眉清目秀,一雙冰霜似的眼睛裏光芒怒射,麵色卻幾近透明。玄色長袍迎風鼓舞不息,腰間水晶帶上,掛著兩枝寸來長短的寶石條,相互激撞,叮當脆響。黑發淩亂飛舞,嘴角勾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冷笑,淡然道:“這馬兒也不怎地中用罷,一個小小的雷竟震的如此慌亂。”聲音略帶磁性,煞是悅耳。清鳴一聲,手中武器驀地回鞘,掉轉馬身,向前疾馳。

那失馬騎兵見他收起兵刃,方才出了一口長氣,忽然發覺,自己背上冷汗涔涔,內衣洇濕,竟毫無察覺。看見那青年轉身遠去,雙腿一軟,坐倒在地,大口嗬氣,仿佛溺水一般。

失馬騎兵驀地一驚,慌忙躍起,踉踉蹌蹌地整理好甲胄,快步走入隊中。突聽前方傳來青年軍官的聲音:“大家撕下布帛,給馬蒙眼塞耳,莫要讓它受驚。若實難駕馭,當就地斬殺,後跑步前進。我等不可拖後,今日黃昏便當趕往玉帶鐵鎖關……切不可耽誤行程!”眾軍士聞言紛紛大震,急忙列隊整齊。一時間,群馬悲吼不已,但見漫天血霧噴灑,與風沙交相混合。刹那間,又有數十匹馬被士兵斬殺,嘶鳴倒地,眼中蕩漾著無奈與憤恨。群馬見狀,再不敢發狂嘯吼,隻得歸隊前進。

那青年男子便是張獻忠麾下驍將公孫灝。這公孫灝生於金陵,無父無母,自小流浪。後被一名好心武師收留,撫養長大。他資質奇佳,不過五年時間便幾將那武師畢生所學盡數學來。後得遇神秘高人,得傳精妙武藝及禦氣調息之術,修為更是突飛猛進,罕逢敵手。十七歲時有神秘際遇,得到一柄鏽跡班駁的青銅尺,喚做“寒金白玉”,上以古篆錄有“九宸寒金篇”和“七龍白玉訣”兩章,不過百字,卻是字字珠璣,單是那上古篆文便已無比艱澀。不料公孫灝天賦異稟,竟將這百字秘籍輕易破解。他天生聰明好學,日日研習,修為更是一日千裏。不過一年,便是當世少年一輩中超一流高手,真氣武功無不震爍江東。蓋因不堪暴政,血洗金陵府衙,將太守一家一百餘口盡數殺死,曝屍街頭。揭竿而起,響應王嘉胤。後王嘉胤戰死,隻身投奔張獻忠,單槍匹馬衝透明軍的千人圍剿,揚長北去。曾率三千精騎,連夜奔襲,大破左良玉部,斬首兩萬餘級,朝野震驚,世人皆謂之曰:“戰神”,但凡明軍聽聞公孫灝旗號,無不百裏辟易。生性如烈火,極是好戰。神兵寒金白玉尺總共隻出鞘一次,便已威震天下。

“嘩啦啦”。狂風呼嘯,暴雨如傾。漫天沙塵混合著如瀑大雨,化作泥漿,路麵頓時濕滑不堪,極難行走,士兵紛紛滑倒,方才整齊的隊伍又有些許騷動。